谯城区民政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区民政局 > 负责人解读
索引号: 113416020031657674/202507-00108 组配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布机构: 谯城区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 其他 / 公告
名称: 谯城区民政局殡仪馆馆长李涛关于《加强殡葬服务行业收费管理通知》的政策解读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7-18 发布日期: 2025-07-18
咨询机构: 咨询电话:
索引号: 113416020031657674/202507-00108
组配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布机构: 谯城区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 其他 / 公告
名称: 谯城区民政局殡仪馆馆长李涛关于《加强殡葬服务行业收费管理通知》的政策解读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7-18
发布日期: 2025-07-18
咨询机构:
咨询电话:
谯城区民政局殡仪馆馆长李涛关于《加强殡葬服务行业收费管理通知》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5-07-18 10:25 信息来源:谯城区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谯城区民政局殡仪馆馆长李涛关于《加强殡葬服务行业收费管理通知》政策解读

为使公众全面知悉《关于加强殡葬服务行业收费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相关内容,切实保障群众丧葬权益,作为殡葬服务行业监管主管部门,现就政策背景、核心要求及落实方向等解读如下。

问:《通知》出台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答:近年来,殡葬服务收费存在不规范现象,部分项目价格偏高,给群众带来一定丧葬经济压力。此次《通知》出台,旨在严格规范殡葬服务收费行为,从根源上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推动殡葬行业回归公益属性,促进“厚养礼葬、移风易俗”理念落地实施,实现殡葬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知》严格依据省级、市级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所有规定均以“保障群众权益、规范行业秩序”为根本出发点。

问:殡葬服务收费管理的核心要求有哪些?

答:(一)明确四类收费项目的定价规则

民政部门始终坚持“基本服务保民生、延伸服务强规范”原则,对四类收费项目作出明确规定:

殡葬基本服务(政府定价):涵盖遗体接运、冷藏、火化、骨灰寄存等,此类项目为殡葬服务的“底线保障”项目。明确要求不得拆分项目、捆绑收费,例如骨灰寄存按“年/月”计费,不足7天免费,杜绝“巧立名目收费”现象。

殡葬延伸服务(政府指导价):包括遗体收殓、化妆整理、告别厅租用等,该类服务需在政府指导价格范围内收费,严禁以“套餐”“清单”等名义强制搭售。以告别厅租用为例,费用需包含空调、音响等基础配置,避免“隐性加价”。

丧葬用品价格(市场调节+公益导向):骨灰盒、寿衣等用品虽实行市场调节价,但民政主办的殡葬机构必须保障中低价位用品“足量供应、质优价廉”,禁止诱导购买高价用品或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这是落实“惠民殡葬”的重要举措。

墓(格)位价格(分类管理):公益性公墓实行政府定价,优先保障本辖区居民使用;经营性公墓价格虽由市场调节,但民政部门将联合发改部门加强指导,对价格过高、收费混乱的情况依法干预。同时要求经营性公墓单独计提养护费,确保公墓长期维护。

(二)规范收费标准核定流程

政府定价/指导价项目:由区发改委会同民政等部门,在成本监审基础上核定,确保价格“非营利、可承受”。

公益性公墓收费:城乡公墓需经民政部门审核后报发改委核定;村级公墓可由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报乡镇和民政部门备案,充分尊重基层自治。

问:民政部门有哪些监管与服务举措?

答:(一)强化全流程监管

遗体接运管理:所有社会化接运车辆必须纳入殡仪馆统一监管,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收费、统一结算”,接运过程中需签订服务承诺书,严禁借机推销用品。

收费公示制度:要求殡葬机构在显著位置公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投诉电话(如12345、12315)等信息,服务前必须提供“服务清单”,由群众自愿选择并签订合同,从源头防范强制消费。

联合执法检查:牵头成立由民政、发改、市场监管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常态化排查乱收费、价格欺诈等行为,对违规机构依法严肃处理。

(二)扩大惠民殡葬覆盖范围

持续完善惠民政策,逐步将骨灰盒提供、公益性公墓安葬等纳入减免范围,建立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补助调整机制,使所有城乡居民均能享受“经济、文明”的殡葬服务。

问:群众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答:若在办理丧葬事宜时遇到以下情况,可立即举报:

基本服务项目被拆分收费、强制捆绑其他服务;

中低价位丧葬用品断供,被诱导购买高价用品;

收费未公示、票据不规范,或存在价格欺诈;

接运车辆借机推销用品、乱收费。

举报渠道: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15市场监管热线,或直接向区民政局(0558-5130002)反映。

殡葬服务关系民生、关乎民心。区民政局将以《通知》实施为契机,持续规范行业收费,让殡葬服务更具温度、更显公益属性,切实减轻群众“身后事”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