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牛集镇郭楼村海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车间工人熟练地进行拌料、投料、注塑、压带、称重等工序,一批批尼龙扎带经装车后,即将发往国外市场。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乡村企业,正以一条条扎带串联起村民的致富梦想,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特色产业激活乡村经济。海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依托12条专业流水线,采用尼龙66原料生产高强度扎带,年产量达500吨,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电气、汽车工业等领域。公司通过“原料—注塑—质检—包装”全链条生产,严格把控高低温测试、压力测试等环节,确保品质达标国际标准。目前,企业年产值超千万元,带动周边4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达4000元,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顾家两不误”的目标。
党建引领拓宽共富路径。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将扎带厂纳入“一村一品”微工厂体系,通过“企业+农户”模式整合资源。村民王大花边操作注塑机边说:“以前打工要奔波外地,现在骑车10分钟上班,工资稳定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企业还与村集体合作,盘活闲置土地12亩,建设标准化厂房5000平方米,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和群众就业双赢,形成产业反哺乡村的良性循环。
“小车间”托起乡村振兴大梦想。从拌料到装车,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村民的汗水与希望。海江塑料的成长,是牛集镇培育乡村特色产业的缩影。近年来,该镇聚焦扎带、箱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多个微工厂集群,既解决了留守群体就业难题,又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注入持久动力。未来,随着模具车间扩建计划的推进,这条“扎带致富路”将越走越宽,有效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谱写更绚丽的篇章。 ( 武清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