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区人社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6020031661969/202508-00004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谯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 公民 / 通知
名称: 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报告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8-04 发布日期: 2025-08-04
索引号: 113416020031661969/202508-00004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谯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 公民 / 通知
名称: 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报告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8-04
发布日期: 2025-08-04
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5-08-04 08:32 信息来源:谯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区人社局创新建立人社“四重一创”工作任务清单,以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为主要抓手,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服务新模式,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1.就业规模稳步扩大。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不断拓展平台载体、持续优化就业服务。上半年,全区实现新增就业8837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2484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24人,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867个,吸纳见习人员337人,开发乡村公益岗位9757个,发放补贴资金3513.54万元,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2.就业服务精准对接。积极构建就业促进立体网络,“三公里”就业圈实现41个社区全覆盖,“社区快聘”线上就业平台累计访问量353万,累计居民登记5.09万人,平台登记企业6759家,达成就业2997人。结合春风行动”“家门口就业等活动开展“2+N”线上线下招聘会161,累计参与企业1450家,现场求职者突破5.2万人,达成就业意向13899人。定制化开展线上直播带岗37期,观看量122人次。春风行动期间组织企业现场观摩66次,1766名求职者参与活动,走访企业送政策563家。全力破解企业用工难题,采取政府+市场模式定制企业用工需求解决方案,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实时发布岗位需求信息,摸排重点用工企业143家,累计服务企业用工1059

3.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深耕五创联动利用春节等返乡高峰期,举办创业政策宣传活动107场,发放宣传资料14792份,成功在高新区万达金街举办了2025年创业成果展,吸引招聘人员近千人。开展谯城老乡 请您回家恳谈会、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各类创业活动155余场,更新谯城区在外成功人士合计411条,收集创业线索5068条,带动就业23968人。强化资金保障,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94笔,合计金额11139.2万元。

社会保障持续深化

1.参保扩面扎实推进深入开展数据找人计划,落实“3+8+6”工作机制,通过社保稽核等多种方式推动社保扩面提质。今年以来开展书面稽核113家,通过开展稽核新增参保人数1297人,上半年新增参保企业391家,新增参保3071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达到10.56万人,缴费基数提升至4823.8元。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质量提升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办理提档补缴16714人补缴保费,补缴金额达13766万元,人均补缴费8236.69元,全区参保缴费达35.27万人,1000元以上档次缴费10.75万人,占比30.48%,人均缴费水平783.29/人,新增领取待遇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46.64元。

2.惠民服务落实到位。推广互联网+社保服务模式,落实退休一次办,自上线以来718位企业职工通过平台办理退休,办结率达到100%。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改革创新重点,推行社保待遇领取无感互认,对住院就医结算等 20 余项生活轨迹数据进行采用,实现社保待遇领取人员无感进行年度资格认证,目前已入库待遇数据37.57万条,为7774名企业退休职工7985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完成2025年度待遇资格认证。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办业务培训10场,发放政策问答手册800余份。同时设立政策咨询热线,及时进行政策解答,确保延迟退休工作稳步推进。政策实施以来,我区已受理弹性提前退休383人。

3.社保卡场景深度应用。一是积极整合各类资金待遇,实现一卡申领、一卡发放目前,全区常人口社会保障卡持有率达到98%以上,区级163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目录已全部完成今年以来通过社保卡发放低保金、惠农补贴等10项待遇共计7.45亿元,惠及146.0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等6项待遇进卡率均位居全市前列。二是努力构建“8+N”社保卡惠民矩阵。推出8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惠民服务季视频展播;对接市银联,积极谋划惠民商圈活动,走访华佗广场和建安文化广场商户84家,涉及养生、娱乐、超市、餐饮等多项领域;率先推广社保卡免费乘公交活动,5月底前单日可享10次免费乘车;大力开展校园一卡通建设,选定亳州二中为试点,重点建设门禁系统、食堂就餐、图书借阅等多项应用;协同做好旅游年卡同城待遇宣传工作,购买90元旅游年卡畅游亳州14个景点,使用社保卡享受8折优惠。

4.工伤预防成效初显。纵深推进工伤政策宣传、培训等工作,建立健全疑难工伤案件协商化解机制,不断推动全市工伤预防调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今年以来,联合建筑企业、行业协会组织工伤保险宣传培训活动2场,覆盖重点企业10,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优化工伤一件事全流程办理从简化申报流程、加快待遇支付6方面入手,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办理效率,推动工伤一件事全流程办理。今年以来共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27件,按时办结率100%

人才引育协同推进

1.技能人才总量提高。落实高水平创新省份建设要求,推行四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年度目标绩效管理,持续做好技能人才培养今年以来,培训学员2019人,截至6月底新增高技能人才773人,完成年度新增任务的67.2%,每万名就业人口中拥有技能人才数达到了约726人,每万名企业在职参保职工中新增技能人才数达到了约80人。订单式培养输送实用型人才,建成运营谯城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设机电、计算机等专业11个班次,招收学员700名,为联滔电子等重点企业输送中职实训学员358人。完成2025三支一扶招募工作,新招募人员将于9月份到岗。

2.人才服务优化升级。落实企业人才年金政策,推动全市首单白酒行业人才年金落地。截至6月底,民营企业人才年金备案新增企业8家,新增137人,助力企业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发挥高质量人才优势,提供强大科研支持,博士后工作站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进站博士后1。畅通职称评审通道,激发技术型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成良好的人才竞争氛围受理职称聘用材料1486份。

劳动维权扎实有力

1.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积极构建区、镇、企业“2+25+X”多元调解平台体系,24个乡镇(街道)和谯城经开区劳动争议调解化解中心均已建立,338家规上企业和22家行业(商)协会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0%。上半年,基层调解组织共处理案件91起。开展劳动用工专项检查,覆盖企业41个在建项目。截至6月份,谯城区满薪满益平台制度综合覆盖率为78.38%,其中,专户进账比例69.23%、专户出账比例为69.23%、工资线上发放率为46.17%、社保卡发放工资比率86.49%推广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开通行业监管账号25个,动态监测用工单位120余家,预警信息处置效率达到96.03%

2.治理欠薪力度加大。开展春节等重点节假日欠薪集中整治办公,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春节前受理办结欠薪线索104件,追讨5481305.8万元拖欠工资;春节后新增市级转办督办线索595件,累计化解589件,化解率为98.99%不断加大联合惩戒力度,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移交公安部门13起,刑拘13人,有效打击恶意欠薪行为。

3.劳动保障质效提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前置欠薪预防关口,出台《亳州市谯城区建立治理欠薪会商会议制度的实施方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属事落实责任体系,形成部门协调化解、人社立案查处、司法打击震慑的衔接机制以及排查分交办理、调度督办回访、清单动态清零的核处闭环。同时,出台了《劳动保障监察指引》,进一步规范案件办理标准,提升欠薪治理效率。

4.争议调解高效推进上半年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5件,结案74件。其中,裁决26件,调解47,撤案1起,未结案1件。案外调解案件91件(第一季度42件,第二季度49件)。仲裁结案率为98.7%,调解率83.1%大力开展劳动仲裁服务活动,服务企业48家,举办巡回流动仲裁庭活动5场。

劳资统计精准高效

联合财政、教育、卫健等部门召开专项会议,明确行业主管职责分工,推动数据共享与交叉核验,进一步降低工资总额核算误差,数据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第二季度劳动工资统计我区上报单位共有275家,参与核算单位264家,其中市级单位111家,区级单位153家,分为五大行业。

据统计,其他营利性行业有5家单位参与核算,均为市级单位,上半年增速14%,排名第一;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有2家单位参与核算,均为市级单位,上半年增速17%,排名第一;卫生行业有33家单位参与核算,其中6家市级单位、27家区级单位。上半年增速8.1%,排名第三;教育行业有50家单位参与核算,其中6家市级单位、43家区级单位。上半年增速9.7%,排名第四;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有174家单位参与核算,其中92家市级单位、82家区级单位。上半年增速9.9%,排名第四。

二、存在问题

1.社保扩面提质难度较大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部分群众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不知不解,仍存在与同村群众相比缴多了是吃亏、不到领取年龄等靠观望心理,政策红利释放不充分。同时,个别乡镇重视不够,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村(社区)干部积极性未充分调动;个别乡镇为追求任务进度下调缴费档次,导致全镇平均缴费水平下降。在企业职工社保方面,上级下发企业信息与实际经营存续情况不一致。例如,通过数据比对发现上级下发的我区438家规上企业中有76家未依规办理参保,其中46家企业未正常经营或已关停,占比达到60.53%,造成社保稽核工作难度加大。

2.劳动工资统计未到达预期目标。教育行业和公共管理行业上半年增速均位居全市第四,在教育行业方面主要因为我区教育行业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人员基数未能得到有效扩充。而公共管理行业则是由于24家单位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工资数据占比较大的市公安局,本季度工资增速仅为0.97%极大地拉低了整个公共管理行业的增速,使得该行业在第二季度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

3.劳动维权监管质效需提升。表现为工程建设领域满薪满益平台综合制度覆盖率排名靠后。根据市人社局最新通报,谯城区满薪满益平台制度综合覆盖率为78.38%,全市排名第五(含市本级、亳芜园区、高新区)。其中,满薪满益平台预警处置率为94.07%,全市排名第七,主要原因是平台预警涉及的在建项目和行业主管部门均存在明显的接收迟缓问题,影响预警信息的流转效率,未能形成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闭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深化就业优先战略立足人力资源供给改革,扩大就业创业辐射带动范围,建设运营区级就业创业赋能中心,逐步改造运营3座零工驿站,建立覆盖城乡、高效联动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劳务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劳动力信息查询、岗位匹配、技能培训一站式、便捷化、全覆盖服务。持续扩大岗位供给。用足用好政策性岗位,为毕业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提供就业机会。优化技工教育模式,立足劳动密集型、白酒、花茶等七大主导产业发展,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套餐式和项目制培训。增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校实验实训设备投入,提高职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全面提升、优化线上线下招聘对接平台,积极开展各类专场招聘活动。深耕五创联动,积极搭建创业服务交流平台,为更多的创业者、求职者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就业创业服务。积极开展创业特训营、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加强创业政策宣传覆盖,讲好谯城创业故事,树立先进创业典型,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氛围。

2.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深入实施数据找人完善企业信息共享对接渠道,健全动态数据比对机制,精准做好社保稽核,督促用人单位及人员依法参保,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慎做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落实各项工作,确保延迟退休小步慢走,渐进到位。围绕实现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增长,提高个人养老金待遇领取水平的目标,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工作,提升参保缴费覆盖面,让惠民政策应享尽享。落实《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要求,组织实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持续做好社保基金安全宣传教育和疑点数据核查,坚决守护好参保群众的养老钱”“保命钱。建立社保卡一卡通业务联动机制,推动社保卡进校园、国有企业人员工资待遇进卡等多个场景应用开展“居民服务‘一卡通’,皖美‘约惠’长三角”惠民服务季活动,努力打造10+4”社保卡场景应用

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欠薪源头治理,实现工资支付六项制度全覆盖政府投资项目人工费拨付率达100%,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与工资专户绑定率达100%。深化行业+人社+法院+工会裁调审衔接,推行快速协调、小额速裁、支付令等快速处置模式,确保简单案件及时办,复杂案件按程序清零强化科技支撑推进满薪满益平台与AI模型深度融合,实时分析企业经营数据,前置欠薪风险预警。严厉打击欠薪违法犯罪行为,从严落实八该八不和欠薪案件早介入”“双移送”“21”、定期会商等制度机制,形成有效司法震慑。加大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力度,坚持重调解、慎裁决原则,建立健全预防在先、调解为主、裁决为辅的柔性调处机制,妥善化解各类仲裁案件。切实发挥巡回仲裁庭以案普法作用,加强普法宣传,提升各类主体劳动维权意识。

4.优化人事人才管理。常态化摸排企业人才需求,动态更新人才需求目录。积极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高度统一,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总量和质量。发挥高质量人才优势,鼓励建站企业积极引进高精尖博士后人才,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改革。适时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基层特岗补录工作。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围绕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督促用人单位进一步落实用人自主权,切实做好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等工作。继续推动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干部人事档案、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提升人事管理质效。有序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不断加强沟通协作,提高统计数据报送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