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教育局关于《谯城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现将《谯城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教育质量的意见》《2025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方案》《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亳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以及省、市有关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部署。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依法保障青少年儿童受教育权利,确保我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
三、起草过程
一是全面梳理问题。今年招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民办义务教育“控增量,减存量”任务重,压力大。全区公办学校招生压力依然存在。(2)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部分热点学校社会关注度依然很高,招生存在压力。(3)按照上级政策和市里要求,民办学校不划定学区,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摇号录取;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优先考虑其小学直升。
二是深入摸底调研。自今年元月份以来,区教育局多次组织开展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能力摸底调查,结合各校招生能力、周边居民人口数等,按照“免试、划片、就近”入学政策,初步核定城区各校学区,科学合理编制各校招生计划。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在深入调研、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亳州市谯城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了区人社局、区司法局等12个部门意见,经反馈无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方案。
四、工作目标
区教育局具体负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的制订、学区划分以及招生计划的审批;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负责组织和实施本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招生入学工作。
坚持“免试、划片、就近”,网上报名, “两个一致”优先保障,与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确保招生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平稳、有序。
五、主要内容
全文框架分:指导思想、招生原则、招生对象和流程、报名条件和办法等。
1.坚持规范为先、稳定为重,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以学校为招生主体具体实施。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实行网上招生,按照市教育局文件要求,网上招生平台开放时间为7月26日。
2.充分挖掘各校招生潜力,应招尽招,能招尽招,整体增加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4.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的实施意见》精神,芜湖、亳州两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明确亳州二中、亳州十六中、丹华小学与安徽省南陵中学、芜湖市第二十七中学、南陵县籍山镇中心小学开展合作办学。根据《谯城区人民政府 浙江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名校共同体建设服务项目协议》,明确采取托管的形式,在亳州三中、亳州五中、亳州十七中开展合作办学。
六、创新举措
为确保招生工的平稳有序,区教育部门和各招生学校以积极的态度,把招生工作作为教育系统一大政治任务来完成。通过一系列手段努力解决好学位压力问题。
1.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为及早应对招生工作,区教育局基教科抽出专门人员,对城区各热点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充分挖掘潜力,努力扩大招生能力,努力扩充教育资源。极大化解了所属学区的招生压力,也有力的推进了城区热点学校大班额的化解。
2.快速增加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优化集团(联盟)办学模式。今年,谯城中学教育集团增加华佗学区中心学校为新的成员单位;州东中心小学联盟增加州东中心小学西校区(原烈军属子弟小学)、州东中心小学北校区(原二回民小学)为新的成员单位。这些联盟和集团办学学校统筹招生。综合编班,教师统一使用,既有力的化解了热点学校的大班额问题,又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为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网上招生工作,积极化解入学难问题,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把招生工作作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具体做法如下:
1.及早开展生源摸底。为认真做好招生工作,区教育局早谋划早行动。6月份,区教育局就召开城区中小学招生工作启动会,对城区各幼儿园、小学毕业生情况进行摸底统计,以便学校做好生源数量预测、学区内学生摸底调查工作,以便审定每一所学校的招生计划。
2.科学制订招生方案。区教育局充分酝酿,科学调研,综合考虑今年的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新增学校带来的变化,充分听取社情民意,重新划分部分学校的学区范围。草案出台后,区教育局组织了由三个街道办事处分管教育负责人、社区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招生工作座谈会。邀请了“两代表一委员”列席。会上介绍了招生方案起草的原则、过程,通报了今年扩大学校联盟建设的思路和操作模式。区教育局认真听取了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把它充实到招生方案里面,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3.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区教育局要求各校在醒目位置张榜公布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和学校招生实施细则,安排专人接听招生咨询电话。为了方便家长,平稳有序,采取安排专人、多开窗口分流、分段接待家长到校咨询和办理。努力做到耐心详尽讲解,热情周到服务。
4.切实强化招生责任。为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管理,区教育局启动责任追究制。建立招生工作承包网,局各股室、二级机构负责人承包到各招生学校。在招生工作启动会议上,区教育局对全体校长、分管副校长和招生工作具办人进行廉政谈话,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除此之外,我们还严肃招生纪律,把好“入口关”。按照招生方案及相关政策规定,从源头上控制跨片择校和不符合条件的生源,引导他们回学区学校就读,同时统筹分流在学位压力偏小的学校或到民办学校就学。
下一步,区教育局将认真落实“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的招生原则,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充分挖掘潜力,优化工作流程。实现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应入尽入,打造让领导满意、人民满意、社会放心的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阳光工程,确保今年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