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602003165679M/202505-00051 | 组配分类: | 主动回应 |
发布机构: | 谯城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
名称: | 关于印发谯城区2025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 文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5-05-28 | 发布日期: | 2025-05-28 |
索引号: | 11341602003165679M/202505-00051 |
组配分类: | 主动回应 |
发布机构: | 谯城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
名称: | 关于印发谯城区2025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
文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5-05-28 |
发布日期: | 2025-05-28 |
关于印发谯城区2025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局属有关单位:
为全面抓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落实,扎实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技函〔2025〕37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谯城区2025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整建制单产提升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亳州市谯城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5月28日
谯城区2025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整建制单产提升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生产的安排部署,扎实推进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技函〔2025〕375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农农函〔2025〕186号)《安徽省财政厅关于下达 2025 年中央财政粮油生产保障资金预算的通知》(皖财农〔2025〕483号)《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的通知》(皖财农〔2024〕1286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和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行动目标,以技术集成推广为抓手,围绕重点作物、重点环节,紧盯关键农时、关键技术、关键要素,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优化技术路径,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引领和服务小农户同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扎实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进一步挖掘地种肥药全要素、耕种管收全环节、人技钱险全方位增产潜力,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是聚焦大豆单产提升。加快集成推广,以大豆单产提升为重点,实施单产提升行动,力争三年内取得明显成效,力争大豆单产达到全国平均单产水平。二是聚焦解决大豆单产瓶颈问题。聚焦资源要素、先进适用技术、高产优质品种、大型智能农机装备、高标准农机化农田建设、耕地土壤质量提升等环节和领域,发挥行政推动主导作用,积极开展专家领衔协作攻关,样板示范引领,着力破解制约单产提升的瓶颈问题,形成推进单产提升的工作合力。三是聚焦大豆全面均衡增产。坚持整建制推动、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建立大豆高产优质示范样板,明确主推技术和主攻方向,打造分层级、多点位、高水平的示范样板区,推动全区良种良法覆盖率和技术应用到位率全面得到提高,切实将中低产区提升为中高产区、高产区打造成超高产标杆区,带动全区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四是聚焦关键技术推广。坚持绿色与增产结合、节本与增效兼顾、产量与品质并重,强化现有品种技术组装配套,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肥节药、带状复合种植等绿色高效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三、行动目标
科学分析制约我区大豆单产提升的障碍因子,找出破解单产提升的关键要素,明确关键技术路径和技术模式,以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项目为重要抓手,集中打造一批百亩高产攻关田、千亩高产示范方,促进关键技术措施应用到位率快速提升,示范引领全区大豆大面积均衡增产。2025年项目区大豆亩产比当地平均水平高5%以上,力争带动全区大豆平均亩产比2024年提高5公斤左右。
四、技术路径
重点围绕“五精”模式(精选品种优结构、精量匀播增密度、精准管理促壮苗、精细调控保稳长、精确收获减损失)巩固提升我省夏大豆产能。品种选择上,重点筛选和选育推广高油、高产、多抗品种,加快选育结荚位高、成熟期一致、落叶不裂荚的宜机化品种;加强株型改良,选育推广耐密品种,加快遴选推广耐荫耐密、抗倒抗杂草品种,支撑带状复合种植加快发展。播种上适期抢墒早播,选用大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实现一次性完成播种、侧深施肥、封闭除草、秸秆覆盖,也可小麦低茬收割、秸秆粉碎抛撒,趁墒免耕播种,种植密度在当前基础上稳步提高1000株左右。水肥管理上在生长关键期及时开沟排涝降渍,采用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按需精细调控水肥供给。病虫防控上在苗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花期喷施钼、锌、硼肥;鼓粒期喷施诱抗剂、磷酸二氢钾。开展“一喷多促”,抓好根腐病、食心虫等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综合防控大豆“症青”。
五、重点任务
(一)加强主导品种推广。推广选用耐荫性强、抗病、抗倒伏、密植性好、稳产丰产型品种,如皖豆37、皖黄506、中黄301、皖宿061、涡豆9号、阜豆15、郓豆1号、宿豆219、中黄13、齐黄34等,适宜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阜豆169、皖豆37、皖黄506、中黄301、周豆25等净作优质高产稳产大豆品种。
(二)抓住工作重点。总结完善近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暨单产提升工作经验,延续优化好经验、好做法,因地制宜细化优化技术路径和工作重点,制定解决方案。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由增密度向“三高”拓展。高密度种植,大豆亩密度在当前基础上再增加1000株以上。高质量播种,推广大豆高性能气吸式播种机,大力推进精准匀播、种肥同播、导航直播、一体联播,通过“四播”实现苗齐苗匀苗壮。高效率肥水,集成推广大豆微喷带喷灌、固定或半固定式喷灌以及大豆密植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实现水肥精准调控和高效利用。
(三)抓实示范创建。实施大豆单产提升工程,落实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工程作用,提升大豆增产条件和基础。利用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资金,重点打造一批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建设一批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集成创新示范平台,围绕全环节、全过程、全要素挖掘单产潜力,抓好关键技术试验示范,力争解决制约我区大豆单产提升的瓶颈问题。参加“吨粮田”“吨半粮田”创建,组织开展粮油高产竞赛活动,力争涌现一批高产典型,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
(四)抓牢关键节点。结合苗情、墒情、病虫情和气候变化等农业“四情”动态,研判高产群体生产形势,抓住大豆生产关键时期、关键环节,大力推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等“五统一”规范作业,深化机械配套、水肥药配比,开展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农事操作质量和效果。
(五)抓实主体带动。针对种粮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等,采取专题培训、开展观摩交流等多种方式,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持续深化社企对接,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广泛动员各类服务主体,聚焦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专业化服务。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主动靠前服务,帮助小农户标准化生产,更好示范带动大豆大面积均衡增产,实现大户带小户、多种粮种好粮。
(六)抓紧防灾减灾。抓好“龙口夺粮”,立足我区气象发生特点,加强农情调度,坚持定期会商制度,组织制定发布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方案,科学应对灾害发生,促进灾后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抓好“虫口夺粮”,重点抓好大豆症青、甜菜夜蛾等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强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确保危害损失率低于5%。
(七)抓实宣传引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成效和意义,提高农业干部、科研人员、农技农机推广技术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对研究、集成、应用单产提升关键技术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落地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因地制宜制定发布技术指引挂图、明白纸等,让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采取现场展示、技能比武、高产竞赛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农机手等实操锻炼,确保技术能够真正熟练运用。充分挖掘高产典型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宣传,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六、实施区域
依托龙扬镇、古城镇、观堂镇、沙土镇、十八里镇和十河镇等乡镇,打造20个大豆百亩田、5个千亩方(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辐射带动5万亩以上。示范区建设主体要有高产创建意识强,社会信誉良好,土地相对集中连片,辐射带动能力强,百亩田建设主体大豆播种面积必须在200亩以上,千亩方建设主体大豆播种面积必须在1000亩以上,各类实施主体要示范落实关键增产技术,并且当年未重复实施相同的财政补助项目。采用先创建后补贴形式,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行申报,乡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遴选上报,实行初步验收和复核验收制度。初步验收由乡镇组织实施,复核验收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对复核验收合格的给予一定资金补贴。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成立区委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相关单位联动,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形成协同推进格局。区农业农村局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定期开展工作督导和生产指导,推动措施落实落地。制定《谯城区2025年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暨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任务、实施区域、技术路径、操作方法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确保项目落实落地。在大豆生长关键农时季节适时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部署安排重点工作。发挥部门职能,强化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围绕大豆种植重点乡镇,创新机制体制,政策引领、项目推动、市场导向等多种举措促进我区大豆生产发展。同时成立技术指导专家组。明确任务分工,统筹协调抓好落实指导工作。
(二)强化资金监管。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协商,加快资金拨付和使用进度,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且全部用于大豆单产提升行动。严格落实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专门台账,严格资金支出范围,确保资金发挥最大作用。项目使用中央财政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物化投入补助、制作示范标牌、技术指导服务补助、高产攻关竞赛奖励。(1)物化投入补助。资金总预算250万元。用于对百亩田(200亩以上)产量150公斤以上的按照100元/亩的标准据实进行补助,资金预算200万元;用于千亩方开展病虫绿色防控、耕种收一体化作业补助。采取先创建后补贴形式,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自行申报,预计每亩补贴50元,资金预算50万元。(2)开展节水增粮建设工作,建设节水增粮示范方,资金预算100万元。(3)制作示范标牌。资金总预算10万元。(4)技术指导服务补助。资金预算20万元。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及现场观摩预算资金5万元;邀请省、市级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测产验收、瓶颈技术攻关以及项目考核验收等方面补助预算资金10万元;技术宣传资料印刷费用预算资金5万元。(5)高产攻关竞赛奖励。资金总预算15万元。组织开展大豆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攻关竞赛。其中:开展大豆高产攻关竞赛,预算资金7.5万元。亩产达200公斤以上可参与高产攻关竞赛,竞赛设一等奖1名,奖励1.5万元;二等奖3名,各奖励1万元;三等奖6名,各奖励0.5万元。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攻关竞赛,预算资金7.5万元。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大豆单产达90公斤以上,玉米单产450公斤以上可参与高产攻关竞赛,竞赛设一等奖1名,奖励1.5万元;二等奖3名,各奖励1万元;三等奖6名,各奖励0.5万元。(6)支持周年“吨粮”“吨半粮”田建设。资金预算5万元。
(三)强化指导服务。依托省市县三级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省级专家服务团,建立专家对口联系制度,行业专家包联服务指导,实行“一县一专家团队”。成立县级专家指导组和5个技术指导小组,做到县有专家组,乡(镇)有指导组,抓好四情监测、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在大豆生产关键农时季节,专家团队会同科技特派员、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巡回指导等,对农户面对面开展服务,提高技术集成创新成效和到位率。
(四)强化考核评价。组织开展大豆作物单产提升行动绩效评价考核,对在全区大豆单产提升行动中取得显著成效的乡镇,以及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专家和种粮大户等给予适当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进行通报。在安排年度相关项目资金时,对单产提升明显的乡镇给予倾斜支持。
(五)大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做好大豆生产扶持政策宣传。各乡镇、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大豆生产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民提高生产积极性,发放技术明白纸、宣传单,大力宣传各项扶持政策的积极成效,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六)强化项目实施的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做好项目实施结果数据收集、整理、测产验收、统计分析、绩效评价和总结上报工作,全面总结项目建设中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取得实效和有利于下年度项目建设。
附件:
1.谯城区2025年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2. 谯城区2025年大豆单产提升技术专家团队
3.谯城区2025年大豆单产提升技术方案
4.谯城区2025年节水增粮推进县项目实施方案
5.谯城区2025年大豆单产提升实施任务分配表
6.谯城区2025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主体申报表
7.信用承诺书
8.谯城区2025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百亩田/千亩方)落实信息统计表
9.测产表
附件1
谯城区2025年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宋保众(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崔文佳(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戴 伟(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郁东方(区气象局局长)
魏 峰(区财政局副局长)
彭志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王震坤(区水利局副局长)
刘仲文(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
吴珍杰(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
范立新(区农机发展中心负责人)
李运超(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
李井山(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汪盈盈(区农业综合开发中心主任)
各镇人民政府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谯城区农业农村局,戴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吴珍杰、李运超、申亭亭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办公室负责方案制定,工作督导协调,信息报送等日常工作。
附件2
谯城区2025年大豆单产提升技术专家团队
类别 |
4.谯城区 |
联络员及电话 |
省级 专家 指导 组 |
组 长:黄志平 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 成 员:徐 胜 省农技推广总站农艺师 吴 雪 亳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 张俊侠 市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员 |
徐胜 0551-62651473 |
区级 专家 指导 组 |
组 长:李运超 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成 员:张艳荣 区植保植检站研究员 杨恩贺 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张广玲 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李婧婧 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胡友志 区农机发展中心农艺师 沈月华 区植保植检站农艺师 李胜男 区农技推广中心农艺师 梁瑞伟 区植保植检站农艺师 赵跃华 区农技推广中心助理工程师 曹向虎 区农技推广中心助理工程师 申亭亭 区农技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 |
李运超 0558-5589791 |
乡镇 技术 指导 组 |
龙扬镇:吴 标、王 婷 淝河镇:刘现杰、桑士峰 双沟镇:华 杰 立德镇:王 彬、方 显 城父镇:王 伟、程春峰 大杨镇:张怀荣、梁金仓 沙土镇:李 昕、丁 钰 观堂镇:邓夫军、李 杰 谯东镇:王运启、徐兰宾 五马镇:杨建忠、张 俊 张店乡:张学武、屈 敏 颜集镇:吴士刚、夏重山 十河镇:桑士云、佟纯玲 华佗镇:罗文涛、刘登峰 芦庙镇:吴广兰、张 骞 牛集镇:姚 林、王 颖 魏岗镇:王宗侠、刘文先 古井镇:任大伟、韩验初 赵桥乡:朱治富、管劲松 古城镇:刘振宇、修中云 十八里镇:赵 恒、李勉君 |
|
行政包保负责人 |
彭志新 亳州市谯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
0558-5589785 |
附件3
谯城区2025年大豆单产提升技术方案
根据谯城区自然条件和大豆生产方式,针对本地在大豆生产中面临的抗灾能力弱、高产抗逆品种应用率低、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模式缺乏、亩产水平低等问题,通过有效提高大豆种植密度,加强水肥精准管理,运用微喷/滴灌等水肥一体化设施在大豆生长全过程按需、分次、定向供给水肥等技术措施,旨在助力全区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精选良种
选择已审定的优良品种,适宜本地种植的熟期适宜、秆强耐密、高产优质、抗病耐逆大豆品种。推荐皖豆37、金豆99、阜豆169、皖黄506、中黄301、涡豆8号、洛豆1号、郓豆1号等品种。品种要求:剔除病粒、虫食粒、杂质,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9%,芽率不低于95%,含水率不高13.5%。
二、精细整地
采用板茬直播,麦收后及时旋耕灭茬,平整耙碎。或选用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加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前茬作物留茬高度≤10cm,秸秆粉碎长度≤10cm,确保抛撒均匀,无抛洒装置或抛洒不均匀地块要进行灭茬处理或适墒秸秆打捆离田。
三、精量播种
(1)播前拌种
播前药剂拌种,可使用多菌灵·克百威·福美双种衣剂或咯菌腈·精甲霜灵种衣剂拌种,推荐使用大豆根瘤菌剂接种,根瘤菌直接拌种后要尽快播种。对于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在大豆播种前可以选用钼酸铵或硼砂或硫酸锌等微肥拌种。
(2)适墒播种
抢时、抢墒早播,墒情不足时造墒播种或播后喷灌补墒,确保一播全苗,保苗齐苗匀苗壮。力争在6月20日前后播种完成。推荐使用麦茬免耕覆秸气吸式或指夹式精量播种机加装拖拉机导航系统播种,精准控制行距、株距,深度3~5cm,土壤粘重地块适当浅播。播种要均匀、不重播、漏播,覆土要严密,不外漏种子。
(3)合理增密
根据品种及土壤肥力状况,亩播种量控制在5公斤以上,选择合适保苗密度1.5-1.8万株/亩,行距35-45 cm。
四、机开沟降渍防涝
谯城区大豆苗期多为梅雨季节,雨天多,雨量大,光照不足,低洼田块幼苗易受涝灾,形成渍害,造成苗黄、苗弱、苗瘦,生长迟缓。大豆播种后根据地势开好排水沟渠,遇涝及时排除积水,减少渍害。一般沟深20 cm,沟宽15~20 cm,确保沟渠通畅。
五、及时防治苗期病虫草害
播种后2~3天内,完成一次化学封闭除草,常用除草剂有异丙甲草胺、乙草胺混配嗪草酮、异噁草松等。出苗后封垄前,根据土壤情况、杂草种类、草龄大小等选用茎叶喷施防治杂草,推荐使用烯草酮、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烯禾啶等与氟磺胺草醚、灭草松、异噁草松等药剂混配使用。大豆苗期重点防治蚜虫,预防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发生,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叶片喷施防控。
六、水肥一体化调控
水分调控。根据降雨情况,全生育期灌水3~5次。大豆苗期需水少,花荚期和鼓粒期需水量大。播种后土壤墒情好,不需要补水,墒情差,应在播种后48小时内补水出苗,为防止土壤板结可在种子顶土时再喷灌1次;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根据土壤墒情喷灌2~3次,一般每次灌水量15~30方/亩。
养分调控。高产田块一般施用纯氮(N)3~4公斤/亩、磷肥(P2O5)5.5~7.5公斤/亩、钾肥(K2O)4~5.5公斤/亩,播种时每亩可施用大豆配方肥15~20公斤作为种肥。在开花期、结荚期或鼓粒期分次随水追肥,可在初花期或结荚期喷施1~2次0.01%~0.05%钼酸盐溶液或1~2次0.1%的硼、锰、铜、锌等微量元素溶液30~40公斤/亩。
七、精准化学控旺
对密度过大或旺长田块,可在初花期或分枝期进行化控,亩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克或亩用20ml缩节胺兑水20kg或亩用15%多效唑50g兑水40~50kg喷施茎叶控旺防倒。
八、中后期一喷多促
大豆生长中后期,选用氯虫·高氯氟、噻虫·高氯氟、溴氰菊酯等防治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等,选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苯甲·丙环唑等防治叶荚部病害。合理混喷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二氢卟吩铁等调节剂、抗逆剂,增强植株抗逆性,预防根腐病引起的早衰,促进大豆结荚和鼓粒。
九、机械减损收获
大豆全田90%以上叶片脱落,茎秆黄枯,籽粒归圆,植株摇动时有粒荚分离的响声,收获籽粒水份应在15%以下才能进 行连续机械收割。必要时可喷洒氯苯嘧灵、乙烯利等落叶剂促进均匀成熟。
选用大豆专用联合收获机,割台高度不超过10 cm,收获作业速度小于5km/h,避免泥土、杂物混杂,总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实行分品种收获,确保颗粒归仓。
附件4
谯城区2025年节水增粮推进县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技函〔2025〕375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5 年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方案(节水增粮推进县建设部分)的补充通知》精神,结合我区生产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聚焦主要粮油作物,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推广,持续推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发展,分要素、分环节抓好耕种管收全过程,整建制集成推广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措施,促进节水增粮和单产水平提升,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助力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
二、主要目标及主体
锚定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目标,围绕节水保墒和单产提升,开展节水增粮示范区建设,打造10个千亩方和2个万亩片,其中至少含有1个千亩核心示范方,辐射带动10万亩以上,项目区力争大豆作物水分生产力提高10%,核心示范方要以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采取先建后补的形式,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水平示范样板。项目区力争夏玉米亩产创1000公斤高产典型,小麦玉米一年两季轮作区亩产创1500公斤典型。
要求创建主体一是节水增粮创建意识强,项目实施积极性高;二是土地相对集中连片,辐射带动能力强,各示范点种粮主体粮食播种面积在200亩以上,千亩核心示范区种粮主体粮食播种面积在1000亩以上;三是各示范主体要示范落实节水增粮关键措施,打造节水增粮样板田;四是各主体未被列入农业项目涉黑名单,且当年未重复实施相同的财政补助项目。
三、资金使用
2025年我区节水增粮推进县项目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主体开展粮食作物节水增粮样板田创建。奖补标准及内容:9个千亩方,每个补助5万元,计45万元。奖补主体推广应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水溶肥和叶面肥、安装建设不低于100亩水肥一体化设施等。重点打造1个千亩核心示范方,奖补资金55万元,奖补内容包括多种水肥一体化模式展示及配套建设、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替代复混肥料等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补助资金实行先建后补的形式予以奖补。
四、技术路径
围绕节水保墒和单产提升,组装配套增施有机肥、叶面喷施水溶肥、施用抗旱抗逆制剂等农艺节水技术,在土壤墒情监测基础上,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作物需水需肥关键期实现及时节水浇灌补墒和根外追肥,精准高效供应水分和养分,支撑大豆在合理密植基础上,实现单产明显提升。其中核心示范方要在精细整地、完善田间排水沟渠基础上,集中展示多种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并集成测墒灌溉、水肥一体化精准控制、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替代复混肥料做基肥等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大豆节水增粮推进县项目的领导,区农业农村局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积极对接省市相关专家技术服务团队,聘请省市级专家定期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省市县乡技术部门四级联动,建立服务指导专家团队和技术小分队,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根据专家技术方案,做好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三)强化宣传带动。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大力宣传推广成熟的技术模式,营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水增粮的良好氛围。同时认真总结先进的技术模式,积极开展多层次培训,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不断促进粮食生产水平提升。
附件5
谯城区2025年大豆单产提升实施任务分配表
乡镇 名称 |
百亩攻关田 (200亩/个) |
千亩示范方 (1000亩/方) |
十八里镇 |
2 |
|
谯东镇 |
|
|
五马镇 |
|
|
华佗镇 |
|
|
张店乡 |
|
|
颜集镇 |
|
|
观堂镇 |
2 |
1 |
沙土镇 |
2 |
1 |
芦庙镇 |
|
|
古井镇 |
|
|
魏岗镇 |
|
|
牛集镇 |
|
|
双沟镇 |
2 |
|
十河镇 |
2 |
1 |
古城镇 |
2 |
|
立德镇 |
2 |
|
大杨镇 |
1 |
|
城父镇 |
1 |
|
赵桥乡 |
1 |
1 |
龙扬镇 |
2 |
1 |
淝河镇 |
1 |
|
合 计 |
20 |
5 |
附件6
谯城区2025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实施主体申报表
申报 主体 |
主体名称 |
|
联系电话 |
|
|
地 址 |
|
社会信用代码证号 |
|
||
法人代表 |
|
身份证号 |
|
||
申报项目情况 |
大豆品种 |
|
种植面积 (亩) |
|
|
收购(加工)企业 |
|
申报类型 |
|
||
申报主体 意见 |
申报主体对提供的材料真实性负责。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行政村 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乡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乡镇政府 审核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区农业农村局审核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申报材料 目录 |
1 |
项目申报表 |
|||
2 |
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
||||
3 |
社会信用代码证复印件 |
||||
4 |
订单生产统计汇总表 |
||||
5 |
信用承诺书 |
||||
6 |
购种、购肥等合同及发票 |
||||
7 |
订单收购合同 |
||||
8 |
土地流转到户清册及证明 |
附件7
信用承诺书
本单位/本人已知晓申报项目所要求的全部内容,现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1.本单位/本人信用状况良好,无严重失信行为,无违法违规行为。
2.本单位/本人提供的所有申报材料均依据相关项目申报要求,据实提供。
3.本单位/本人提供的所有信息准确有效,单位名称、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等无缺字、多字、错字,因本单位/本人原因导致信息错误而影响申报、评选、兑现等工作的,本单位/本人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4.项目补助资金获批后,本单位/本人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有关规定使用。
如违背以上承诺,本单位/本人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申报主体(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附件8
谯城区2025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百亩攻关田/千亩方)落实信息统计表
乡镇(盖章): 填报人: 审核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序号 |
乡镇 |
行政村 |
经营主体 |
种植面积(亩) |
种植品种 |
坐落地快位置 |
经度 |
纬度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
|
|
附件9
谯城区2025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整建制单产提升测产表
主体名称 |
面积 |
实施地点 |
品种名称 |
亩株数 |
株粒数 |
百粒重 |
理论产量(折后) |
主体签名 |
验收人签名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乡镇(盖章): 填报人: 审核人: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主办: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亳州市半截楼街3号 联系电话:0558-12345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05号
皖ICP备12007396号-1 网站标识码:3416020010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