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文旅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区文旅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谯城实际,在文化、旅游、体育等工作上力争做到不断发展、突破,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同时按照序时进度完成岗位责任目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度工作获奖情况
一是亳州市谯城区图书馆荣获2023 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称号、谯城区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图书馆+‘X’,探索多元新发展”案例入选图书馆报“2024图书馆融合发展典型案例”。二是谯城区体育发展中心多人荣获安徽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安徽省健身气功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安徽省健身气功优秀工作者称号,一站点获安徽省健身气功优秀站点称号。三是谯城区文化馆被评为2023年度全省群众文化信息宣传先进单位。四是亳州市演艺公司荣获2023年度“送戏进万村”最佳演出院团,谯城区双沟镇王各村全国夏季示范“村晚”荣获2023 年度最美“四季村晚”称号。五是亳州市演艺公司参加由省文旅厅主办的《2024中国(淮北)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展暨非遗进景区——全省传统戏剧扶持项目汇演比赛》活动,参赛的淮北梆子戏《铁弓缘》获得最佳表演奖。
二、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助推文旅深入融合。
一是持续学习,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组织全体在职党员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开展交流研讨、学习2024年省市区通报的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亳州市廉政教育基地。二是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2024年度党员集中培训,到亳州市兵器博物馆实地参观学习。三是认真开展2023年度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活动。总支书记现场对述职的书记进行点评。
(二)完善文化事业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1.文化民生工程建设工作有声有色。一是谯城区图书馆自2023年3月份搬迁至新馆投入使用后,累计进馆人次突破40万人次。截至2024年12月中旬,谯城区图书馆2024年1-11月份文化云活动上传量位居全省县区级图书馆第一名。谯城区图书馆城市阅读空间开启延时服务,服务时间从17点延长至晚间21点并同步上线实名制线上预约坐席功能。二是继续积极发挥原乡镇文化站基本职能作用。坚持每周二至周日错时对外开放,截至目前 或 截止到目前,乡镇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上传“安徽文化云”平台2037场次。三是高质量举办十河镇大周村龙年村晚、省级村晚“大地欢歌·醉美十河·春季村晚”、淝河镇杨庄村举办冬季“四季”村晚。2024年共举办省级村晚2场,市级村晚40场。四是送戏进万村活动持续开展,已完成全年演出任务243场,观众累计达到7万余人次。五是强化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升,圆满完成9个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任务。
2.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是积极参与“农民丰收节”“十河芍花节”“五马桃花节”等节庆活动;举办2024年亳州市谯城区第十二届农民广场舞大赛暨谯城区第六届城市社区广场舞大赛。二是图书馆多措并举推进阅读深入开展。持续赴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点亮心灯 传续希望”无障碍电影播放活动,2024年共为视障儿童献上10场文化盛宴;定期开展“少儿绘本分享活动”“阅读小龘人”评选活动。三是持续深入基层进行文艺演出,亳州市演艺公司深入汤王社区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参加谯陵社区“九九重阳节”文艺演出活动。
3.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建设持续推进。组织开展谯城区2024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进行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展示宣传活动。
4.文化展演促进文旅融合。亳州市演艺公司新编革命历史剧《英雄•母亲》在三县一区共计演出26场。积极参与2024年祈福庙会、“百场黄梅唱响百家景区”、2024健康欢乐亳州年系列活动演出;前往涡阳县进行演出活动3场、应邀前往砀山县参加省文旅厅主办的安徽省非遗表演类项目展演、前往河南省内黄县豆公镇,进行了7场大型舞台传统戏商演。
(三)开辟旅游新局面,构建文旅产业新格局
1.推进乡村旅游创建工作。2024年华佗镇华佗牡丹园、十八里镇华佗百药园成功入选亳州市第三批研学旅行基地。谋划乡村旅游风景廊道1条,上报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乡村旅游精品路线3条,申请省级最干净旅游乡村2家、精品主题村2家、特色美食村2家、后备箱基地3家。
2.策划指导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参与举办五马镇第十二届五马桃花节、龙扬镇第十届梨花节、华佗镇华佗牡丹节。联合谯城区政府举办2024年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
3.增添文旅融合活动活力。一是亳州文融控股集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2024年度成功举办陵西湖及临漳公园新春龘集活动、陵西湖中医药市集活动、华佗牡丹节以及我们的节日“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系列文旅活动12场。据区委网信办统计各项活动网络相关话题视频阅读浏览总播放量达500万+。二是亳州文融控股集团整合谯城优质资源,围绕研有所学、学有所获的目标,打造“药都少年·非遗保护传承在行动”“千年药乡一座城——亳州智慧研学游”系列课程,其中“生旦净末丑,我来扮一回”戏曲研学活动等受到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三是深度挖掘谯城本地优秀文化资源,策划组织开展了20余类350余场研学活动,其中非遗传承类8场。积极推动“研学游”走出去,借助毗邻县区融媒体联盟的平台优势,将亳州的研学资源与线路广泛推介至周边10市30县区,成功吸引蚌埠市、河南省郸城县等地近百名的学生团队前来研学,进一步提升了亳州研学游的品牌知名度。
4.积极参加旅游推介活动,擦亮谯城旅游品牌。4月22日曹芳文副区长谯城区代表亳州市参加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现场会,并做发言交流,播放谯城区农文旅康养游宣传片。9月3日在市文化馆开展谯城与寿县旅游推介会,全力推动寿县和谯城两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10月份到合肥参加景区博览会,推介谯城特色旅游产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根据市委杜延安书记在《安徽文旅工作交流》2024年第19期内容批示内容和亳州市高品质旅游强市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外出考察学习的通知》精神,2024年12月10日至13日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组织乡镇文化旅游工作人员和经营业主参加“谯城区乡村振兴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培训班”,赴大黄山地区、长三角及文化旅游业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的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经验,同时结合谯城区资源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工作。
(四)增进健康福祉,体育事业稳步推进提升
1.完善提升健身设施。经过招标和建设,提升1个体育公园、4个百姓健身房、2个口袋体育公园、14公里健身步道等体育健身设施,建设30处群众健身点。
2.赛事活动有声有色。举办省际毗邻区舞龙邀请赛及五一芍花节期间系列体育赛事活动。积极组队参加体育比赛,夺得省全运会五金五银三铜的成绩、健身气功·气舞、五禽戏金牌及大舞银牌;参加第十八届郑州全国武术之乡比赛公开赛,20个参赛运动员共斩获个人一等奖15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8个,器械对练三等奖、集体展示二等奖、集体器械二等奖、集体拳术一等奖,最终取得团体总分第七名的优异成绩。其中13名运动员被选拔参加在广东肇庆举办的全国武术之乡精英赛,获得第一名2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4个,第四名2个,集体二等奖。参加安徽省广场舞业余联赛总决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参加“黄鹤楼杯”篮球邀请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参加第二届全国健身气功·五禽戏交流比赛荣获青年组个人冠军。校园五禽戏也分别获得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个人冠军。成功举办和美乡村村BA篮球大赛,参与群众达10万人次。
我区运动员方正代表安徽队参加全国跆拳道冠军总决赛,荣获54公斤级冠军。参加2024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获得亚军3个,季军4个,参加2024年安徽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冠军5个,亚军4个,季军7个;2024年安徽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冠军1个,亚军3个,季军1个。
各乡镇、街道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全区参与赛事活动达4万人次以上。在市级以上媒体刊登快乐健身行动信息40余条。
3.健身指导有条不紊。开展健身气功五禽戏“五进”399次。执教健身气功教学授课时间达498课时,新增受益人数达10200人次。全区体育健身项目培训3万人次。
4.青少体育扎实有效。本年度注册武术套路、田径、足球等项目人员831人。向安徽省队推荐运动员8名、乒乓球运动员1名。参加2024年安徽省武术套路锦标赛获5项第一名,参加2024年安徽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谯城区注册运动员在比赛中荣获五金、一铜的优异成绩。
5.对外交流成果累累。7月23日,非洲赞比亚少林寺文化中心的10余名功夫少年在亳州华佗文武学校与亳州的武术少年开展精彩的武术交流。
(五)其他工作有序推进,全面协调促进发展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2024年4月、8月两次组织开展文化旅游行业和体育场馆负责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会。邀请区消防安全专业人员,结合安全事故实际案例,讲解文化旅游行业的安全和消防知识。结合安全生产月,深入网吧、KTV、体育健身场馆等企业宣传消防安全知识30多次,发放安全宣传单300多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消防知识10多人次。
在全国“两会”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对辖区内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多频次督导检查。截至11月中旬,我局共检查文旅体经营企业280多家次,出动检查人员480多人次,排查重大安全隐患6处;一般消防安全隐患213处,已整改212处,7处正在整改中。协调区消防、公安、市场等部门开展2次联合执法检查。
4月份和9月份顺利迎接国家体育总局高危险体育项目(游泳)的执法检查;省体育局一行实地检查百草园滑雪场设立情况。
2.高效处理行政审批。
2024年截至12月中旬完成热线办理回复件65件,新审批内地演出活动备案39件,文艺表演团体设立11件,出版物零售单位8件,娱乐场所设立申请1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2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件,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1件。
三、存在问题
(一)资金短缺,制约服务水平提升
谯城区图书馆新馆面积4600余平方米,馆内现有图书资源仅三万余册,自新馆开馆以来,不少读者反映尽管阅读环境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藏书量较少。
(二)基层工作人才不足,影响文化活动开展
乡镇原文化负责人员并入新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旅游工作开展,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种类偏少、专项资金短缺,难以沉淀到乡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
(三)文旅项目多而不强,影响文旅产业发展
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有“星星”无“月亮”,缺乏核心龙头产品,“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带动性不足,旅游综合效益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