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民政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区民政局 > 其他解读
索引号: 113416020031657674/202408-00206 组配分类: 其他解读
发布机构: 谯城区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 其他 / 通知
名称: 谯城区乡镇(街道)社会救助联审联批会议制度解读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30 发布日期: 2024-08-30
咨询机构: 咨询电话:
索引号: 113416020031657674/202408-00206
组配分类: 其他解读
发布机构: 谯城区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 其他 / 通知
名称: 谯城区乡镇(街道)社会救助联审联批会议制度解读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30
发布日期: 2024-08-30
咨询机构:
咨询电话:
谯城区乡镇(街道)社会救助联审联批会议制度解读
发布时间:2024-08-30 15:35 信息来源:谯城区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谯城区乡镇(街道)社会救助联审联批会议制度解读

一、政策背景
2024年8月12日,社会救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近年来,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深入推进,救助对象数量不断增加,救助事项日益复杂,传统的救助审批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精准、公平的要求。为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审批流程,提升救助效率和服务质量,谯城区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谯城区乡镇(街道)社会救助联审联批会议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旨在通过联审联批机制,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和透明化。
二、出台目的
2024年8月12日执行相关政策,《制度》的出台旨在为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后乡镇(街道)联审联批工作,持续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通过建立联审联批机制,实现以下目标:
1.提高审批效率:通过联审联批,缩短救助事项办理时间,确保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救助。
2.增强工作透明度:通过公开透明的审批流程,杜绝暗箱操作,确保救助工作公平公正。
3.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救助和资源浪费,提升救助资金使用效率。
4.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简化流程和优化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公信力。
三、文件起草过程
《制度》的起草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决策和民主参与的原则。2024年6月份起草组深入调研了谯城区社会救助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广泛听取了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群众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借鉴了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谯城区实际,经过多轮修改和完善,2024年7月份最终形成了《制度》的正式文本。2024年8月份印发,8月12日执行。
四、工作任务
《制度》明确了社会救助联审联批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一是全区范围内全面建立联审联批机制:强化乡镇(街道)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区民政局加强监督指导,规范完善乡镇(街道)联审联批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对象精准高效识别。
二是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批流程:通过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优化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流程。
三是进一步强化监督问责:区民政局履行监管指导责任。定期开展监督检查,乡镇(街道)负责低保、特困等的受理、入户调查、审核确认工作和日常管理维护工作。联审联批会议要作规范记录,由乡镇(街道)整理保存,会议记录扫描件报区民政部门备案。
五、工作目标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审核确认权限下放,优化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流程,强化乡镇(街道)在社会救助审核确认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区民政部门加强监督指导,规范完善联审联批制度,实现精准高效认定,确保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六、创新举措
《制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
1.“一站式”审批服务:设立社会救助联审联批窗口,实现救助事项“一窗受理、一次办结”。
2动态监测机制:建立救助对象动态监测数据库,实时更新救助对象信息,确保救助精准高效。
3.公开透明机制: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开救助审批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为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提出了以下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会救助联审联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
2.强化人员培训:对参与联审联批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完善监督机制:区级建立监督评估体系,定期对审批工作进行评估和整改。
下一步工作包括:
1.全面推广实施:在全区范围内推广联审联批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2.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联审联批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3.总结经验推广: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八、政策咨询途径
咨询地点:谯城区民政局
咨询电话:0558-513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