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谯城经开区岗位责任目标 |
| 序号 |
考核指标 |
序时进度 |
进展情况 |
备注 |
| 1 |
“一区六园”实现经营(销售)收入5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 |
1.上半年实现经营(销售)收入2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
2.全年实现经营(销售)收入5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 |
预计2024年全年“一区六园”实现经营(销售)收入57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 |
产业发展局 |
| 2 |
全面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政策,加强政银企对接,用足用好各类金融产品,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
1.上半年召开不少于3次,推动30家以上企业和银行对接。
2.全年召开不少于5次,推动50家以上企业和银行对接。 |
截止12月底,已召开5次银企对接,组织90余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政策,推荐“园区贷”白名单企业19家,帮助企业实现融资8200万元。 |
财政金融局 |
| 3 |
树牢“习惯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 |
全年实现公务车辆费用及公务接待费用支出不突破标准。 |
截止12月底,公务接待费用预算金额8.8万元,实际支出1.65万元,公务用车费用预算金额4万元,实际支出1.56万元。 |
财政金融局 |
| 4 |
实施内部审计,加强自我约束和监督,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
制定内部审计计划,按计划组织实施,督促做好整改。 |
根据计划,已于2024年12月完成内部审计,出具《于对企业服务中心内部审计情况的反馈意见》,并反馈企业服务中心。 |
财政金融局 |
| 5 |
收储、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617亩。 |
1.上半年完成收储、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000亩以上。
2.全年完成收储、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617亩以上。 |
1-12月份经开区共完成收储、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7宗1619.667亩。 |
规划建设局 |
| 6 |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
每个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均签订《工业项目用地投入产出监管合同》,上半年签订4个,全年签订8个以上。具体落地以招商项目数为准。 |
1-12月份经开区落地招商引资项目共10个,全部签订了《工业项目用地投入产出监管合同》。 |
规划建设局 |
| 7 |
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新增工业用地按照“标准地”供应比例不低于20%。计划出让标准地不低于600亩。 |
1.上半年持续推进签约项目供地工作,完成标准地出让200亩以上。
2.全年完成标准地出让600亩以上。具体落地以招商项目数为准。 |
1-12月份经开区落地独立供地的招商引资项目共10个,427.036亩,100%按照“标准地”模式出让。 |
规划建设局 |
| 8 |
全年组织不少于4次在建项目安全检查。上半年2次,下半年2次。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 |
固定每周开展一次建筑工地场所扬尘治理巡查,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进行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巡查。 |
1-12月份谯城经开区已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巡查50次。在建工地安全检查4次,下发建设工程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9份,全部整改完成。 |
规划建设局 |
| 9 |
持续深化“标准地+容缺审批+承诺制”,推动更多项目“拿地即开工”。 |
1.全年常态化开展标准地出让工作,持续深化“标准地+容缺审批+承诺制”,服务签约项目拿地即开工。
2.上半年采用“三个一”联合竣工验收模式完成6个项目,下半年完成8个项目。 |
已常态化开展标准地出让工作,持续深化“标准地+容缺审批+承诺制”,服务签约项目拿地即开工10个。全年采取“三个一”联合竣工验收模式,已完成16个项目。 |
规划建设局 |
| 10 |
加快“一区六园”规划设计成果转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
上半年完成规划设计,积极招大引强,力争上半年转化6个项目,全年完成招商引资18个以上项目;上半年“一区六园”8个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全年“一区六园”18个以上项目开工建设。 |
“一区六园”规划设计已完成,1-12月份“一区六园”共转化19个项目;推动20个项目开工建设。 |
规划建设局 |
| 11 |
推动神农济民、和润药业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星原大颗粒钻石生产项目、皖晶大颗粒钻石生产等项目完成竣工验收。 |
1.上半年推动和润药业、神农济民等项目开工建设,普润健康年产3000吨中药提取及保健食品项目、东盛友邦等项目完成竣工验收。
2.全年推动10个以上项目开工建设,15个以上项目完成竣工验收。 |
和润药业已开工,目前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外墙和配套施工;神农济民因项目自身原因未落地,需进一步考察;普润健康年产3000吨中药提取及保健食品项目、东盛友邦等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1-12月份已推动20个项目开工,16个项目完成竣工验收。 |
规划建设局 |
| 12 |
通过召开项目调度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全年召开不少于12次项目调度会。 |
1.常态化开展项目建设调度会,全力以赴抓落地、抓开工、抓进度。
2.定期一月开展一次项目调度会,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开展项目调度会。 |
1-12月份,经开区共开展项目调度会12次。其中会议调度11次,现场调度1次。 |
规划建设局 |
| 13 |
坚定不移强化创新。深入推进科技强区、科技兴产,新增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家以上。 |
1.上半年新增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下半年新增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
2.上半年指导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下半年指导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
1.帮助企业积极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2024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
2.指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配合区科技局、区税务局等部门,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2024年谯城经开区共23家企业完成申报(谯城区39家)。 |
人才科创局 |
| 14 |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方敏药业、古井大健康等企业与江南大学等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突破4亿元。 |
1.认真摸排企业技术需求,积极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上半年开展产学研合作2次,下半年开展产学研合作2次。
2.全年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宣传研发投入补助政策,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提高研发经费归集意识。上半年研发费用2亿元,下半年研发费用2亿元。 |
1.开展产学研合作5次:(1)1月22日-23日,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郭巧生及其团队来谯考察调研,先后到沪谯药业等参观调研,洽谈合作院士工作站具体建设工作。(2)3月25日,联合区科技局组织企业前往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政产学研合作对接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胡峻介绍先进科技成果及优秀成果转化案例,相关企业提出技术和合作需求,双方就校地校企合作进行深入交流。(3)4月14日,联合区科技局开展谯城区大健康产业培训及科技成果推介会,江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推介10项最新科技成果,并与德昌药业、济人药业等企业座谈交流。(4)4月28日,配合谯城区科技局在九洲方圆召开座谈会,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谯城区科技局、安徽九洲方圆制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5)11月14日,组织企业参加“‘亳州市谯城区 江南大学’产学研对接暨科技成果推介会”,江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推介最新科技成果6项,并与九洲方圆、协和成药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走访企业,宣讲研发经费补助政策,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2024年1-11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已达4.79亿元。 |
人才科创局 |
| 15 |
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巡查。 |
1.每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每季度完成检查80家以上,全年检查企业320家以上。
2.管委会班子成员每月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3.每季度召开1次安全生产工作大会。
4.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整治工作。 |
1.2024年经开区管委会共检查企业338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1553项。其中,重大安全隐患134项、一般安全隐患1419项。
2.班子成员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扎实开展企业隐患排查,全年检查企业95家次,其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全年检查企业49家企业。
3.2024年全年共召开4个季度安全生产大会,进一步压实了工作责任。
4.经开区严格执行上级工作部署,先后开展“厂中厂”隐患整治、电动车全链条整治、冷库隐患、特种设备排查整治等专项整治,建立了问题清单,对表销号。 |
社会事务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