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教育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区教育局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602003165628D/202406-00043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谯城区教育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7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6-11 发布日期: 2024-06-11
索引号: 11341602003165628D/202406-00043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谯城区教育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7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6-11
发布日期: 2024-06-11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7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6-11 16:38 信息来源:谯城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73号

委员提案的答复

 

郑心合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拓展我区集团化办学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区教育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为动力,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和义务教育联盟捆绑发展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优势,推动各校一体化发展,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快速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和需求。区教育局将联盟办学集团化办学作为提升全区教育品质的驱动战略,积极探索城乡学校在学校管理、办学质量、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均衡发展的路径,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不断缩小校际差距,提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一、主要做法

1、制定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区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省市相关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我区联盟办学和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题研究、讨论和部署联盟办学和集团化办学推进事项,明确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各联盟校和教育集团广泛汲取省内外化集团化办学的经验,立足我区及本校实际,拟定本联盟和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

 2.优化教育联盟和集团化办学。区教育局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联盟学校的组织管理、学区范围、招生能力、教师调配等,并深入教育一线进行实地调研,认真听取学校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及部分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拓宽了办学思维,一同构建了联盟办学和集团化办学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学校实现集群式发展。区教育局结合各学校实际,本着“以名带新、以强带弱、强强联合”的原则。目前,谯城区分别组建了二中教育集团、谯城中学教育集团等20个教育集团(联盟),义务教育阶段19个(含以高中学校牵头1个,城乡联盟11个),学前教育1个。

其中,2023年秋季学期新成立了估衣小学联盟、州东中心小学-谯东学区谯东中心校联盟、亳州十一中-赵桥学区赵桥中学联盟、谯城中学-古井学区古井中学联盟、亳州四中-大寺初级中学联盟、市府小学-芦庙学区芦庙小学联盟6个教育管理集团(联盟)。按照“城乡互联、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办学理念、管理方略、教学资源、经验成果等共享互通,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效应和叠加效应,提升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建立了11个城乡教育联盟,分别是亳州市夏侯小学—张店乡中心小学联盟、亳州市夏侯分校—古井镇中心小学联盟、亳州市十二中学—华佗中心中小学联盟、青云中心小学—赵桥学区赵桥小学联盟、拂晓中心小学—五马学区五马小学联盟、丹华小学—十河学区十河小学联盟、州东中心小学-谯东学区谯东中心校联盟、亳州十一中-赵桥学区赵桥中学联盟、谯城中学-古井学区古井中学联盟、亳州四中-大寺初级中学联盟、市府小学-芦庙学区芦庙小学联盟。使联盟学校建设向纵深发展。

3.深入推进“双联工程”。“双联工程”是指“结对联动·联体评价”工程。城区联盟学校和集团化学校的建设,优化了教育资源布局,扩充了优质的教育资源,缓解了热点学校的招生压力,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城乡联盟学校的建设,通过学校点对点结对联动,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交互引领、实现双赢,缩小并逐步消除学校人力资源差距,实现结对学校之间的均衡优质发展。11所城乡联盟学校有计划、求实效、多元化地开展了联盟办学动员会、教育教学研讨会、集体备课、质量检测及教育教学互查互评等活动,实现双方教学优势互补。

4.持续做好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2024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24〕1号),提出“聚焦皖北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积极引入省外优质资源,加大省内对口支持,挖潜本地优质资源,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强化资源保障和政策供给,促进皖北地区创建一批新优质学校,扩增一批优质学位,培育一批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明确“芜湖市主要支持亳州市”,南陵中学、芜湖二十七中、南陵县籍山镇中心学校分别结对帮扶亳州二中、亳州十六中、丹华小学。

二、主要成效

(一)践行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联盟办学和集团化办学改革推动机制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成立了以区政府主管教育副区长为组长,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为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及教育联盟校校长为成员的谯城区联盟办学工作领导小组,推进义务教育联盟联盟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一体化。各学校联盟按照确定的原则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后实施。积极探索联盟内部人事、经费、教学管理、资源配置、考核评价五统一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是完善推动机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联盟设总校长一名,统一领导联盟全面工作。建立联盟决策议事机构,实行联盟学校目标管理责任制,决策、协调城区联盟捆绑发展的重大事项,制定城区联盟发展的有关章程、制度、规划、具体的管理机制等。落实教育管理职能捆绑、要事集中商定、日常抓主抓重、成效按月通报的工作推进机制。各联盟学校紧紧围绕“五统一”重要任务,以抓管理、提质量、促均衡为突破口,健全完善联盟学校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等各个环节,逐步建立“以制度体系为框架,以规则程序为纽带”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一校多区、统一管理、融合发展”的办学模式。

三是构建良性运行机制。联盟内建立例会制度和校长联席会议制度,科学设计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各项工作落实。要尊重各校历史沿革和发展特色,建立起紧密但不趋同、灵活且有生机的共同体运作机制,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借鉴,不断促使联盟成员学校共同提高。

(二)科学精准施策,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通过举办联席会议、管理论坛、报告会、现场观摩等,剖析学校发展瓶颈,选准学校发展支点,制定针对性帮扶联动措施,增强学校“造血”能力。通过“专题培训”“交流轮岗”等多种形式,提升联盟内各校校长、班主任和教师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通过推动联盟内教学督导、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质量检测、业务大练兵、互评互比等活动,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是有效开展教研活动。联盟校内通过名师带徒、空中课堂、双师课堂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学互动。定期组织送课下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学情会商等活动,实现教研活动共建共享。共同实现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责任、教育能力上有较大的转变和提高。

三是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开展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和优质课交流展示活动,做好联盟校质量跟踪监测工作,组织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教法学法探究等专业展示论坛,选树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建立城乡教师互派交流工作档案,提高教师交流积极性。

(三)加强和创新学校管理,共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新提高

一是集团化(联盟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纵深发展。纵深推动同步共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质量评价、教研活动开展等方面力争做到协调一致、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不断促进城乡学校教学“备、讲、评”三统一。

二是实施联盟教研带动计划。落实集体备课、课题研究、同课异构、校本教研及教学培训等常规教研专项指导,促进联盟学校教师准确把握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三是完善共同体考核评价。进一步完善“底线+特色+质量+满意度”的学校评价机制,加强过程性、发展性、捆绑式考核评估,将联盟学校建设纳入相关学校的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对成效显著的学校发展联盟学校,通过现场推介、认定区级教学成果奖等方式,不断扩大共同体影响力。

(四)借力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深化我区教育集团(联盟)建设

区教育局积极利用深入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有利时机,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实施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的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协调、精准支持,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教学水平、育人水平为重点,做好结对帮扶合作工作。对接芜湖市三校(南陵中学、芜湖市二十七中和南陵县籍山镇中心小学),实行托管式帮扶,并纳入对方教育集团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教科研交流、优秀教师流动等方式,把我区受援三校(亳州二中、亳州十六中和丹华小学)全面打造成皖北新优质学校。

三、存在的问题

1.办学视野与境界需要进一步开阔。联盟办学和集团化办学,其根本的价值追求在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学生享受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因此,联盟校如何克服校内外的压力与困难,抵制“功利”的诱惑,不局限于人事、编制、经费等方面的限制,真正建立“五个一体化”管理机制,全面实现联盟、集团内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同进、文化共建、资源统筹、荣辱共担,是发展中遇到的较大的瓶颈。

2.教与学方式急需现代教育技术的助推。“主动·有效”是真正进入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的攻坚问题。面对新的教学方式、新的学习工具、新的教学资源渠道等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各联盟学校和教育集团需要进一步从思想上突围,从技术上突围,从过程上突围。

四、下一步思路

1.建立健全集团化联盟校内的管理组织,章程及相关制度建设。各联盟学校和教育集团通过区外取经、内部总结、互相研讨,建立健全集团内的管理组织,章程及相关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发展的愿景和规划。

2.扩宽办学境界,致力内涵攻坚与专业引领。各联盟学校和教育集团的发展是一个着眼于均衡发展,立足于提升质量,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的办学模式。下一步将“公平、公正、平等、优质”更多地体现在每一位学校教育教学的行为中,不断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建立内部的学习共同体,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联盟办学和集团化办学内涵攻坚与专业引领。

3.尊重差异,实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为了各联盟学校和教育集团的办学与学校的特色发展结合取得实效,各学校将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采取移植再造、合成创生、差异布局等策略,进一步加大管理互融、师资互派、教学互通、学生互动、资源共享、文化共育、党建共抓、质量公评等力度,同时,借助教师培训中心平台,将联盟校的教师纳入提升范畴,提高教师核心素养,提升伙伴学校的特色培育能力,逐步奠定各自的办学优势,并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4.加强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科研研究,促进专业化成长“校际之间联合开发课程”“合作开展教学研究”“有效作业设计”“学生问题化学习研究”等策略,进一步加快联盟学校和集团内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学科高地,增大集团内的师资柔性流动的力度。

教育联盟和集团化办学不仅仅是一种协作形式,更是一种实实在在交流平台。办好一所优质学校,是一种引领;帮助一所薄弱学校,更是更是一种担当。引领和担当是教育教学原理的一体两翼。区教育局将积极探索联盟办学新模式,探究教学管理新策略,使联盟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共同提高,不断实现教育的双赢,共同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谯城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继续关注我区教育工作,积极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亳州市谯城区教育局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