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区文旅体局 >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索引号: 11341602003165724N/202402-00031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谯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公民 / 公告
名称: 谯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年鉴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2-27 发布日期: 2024-02-27
索引号: 11341602003165724N/202402-00031
组配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发布机构: 谯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公民 / 公告
名称: 谯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年鉴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2-27
发布日期: 2024-02-27
谯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年鉴
发布时间:2024-02-27 10:02 信息来源:谯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前言】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文旅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区文旅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为依托,稳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打造乡村特色旅游,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支训河:局党组书记。主持局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工作。

王淑侠:局长。主持局行政全面工作。

蒋建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负责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干部人事、非公企业党建帮扶、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招投标、财务审计、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管理、文化类民生工程、长三角一体化、非遗、文物保护、宗教、统战、工青妇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办公室(党建办公室)、文化和体育股、文化事业发展中心、文物保护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演艺公司、电影公司,联系乡镇文化广播经济信息服务站。

赵永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负责旅游、乡村振兴、岗位责任目标、巡视巡察问题整改、行政审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应急广播、信访、宣传、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综治(扫黑除恶、反电信诈骗 )、环保、退役军人事务、热线办理、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四送一服、机关效能建设。分管旅游股、政策法规股(行政审批办公室)、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股。

孙晓冉:局党组成员、体育发展中心主任。主管体育发展中心全面工作,负责体育类民生工程工作,分管业余体校。

谯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主要负责统筹全区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发展,拟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融合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指导、管理文艺事业,指导艺术创作生产,扶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文艺作品,推动各门类艺术、各艺术品种发展。负责公共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事业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建设,深入实施惠民工程,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统筹规划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产业,组织实施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资源普查、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全区群众体育发展,负责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负责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运行监管,规范体育服务管理工作。统筹规划全区青少年和竞技体育发展,指导和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指导协调业余训练、体育竞赛、竞技运动项目设置,组织体育竞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协调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指导全区旅游星级饭店、重点旅游景区(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建设;引导生态游和休闲游发展;监测全区旅游经济运行情况,负责旅游统计、行业信息发布工作;协调和指导假日旅游工作。负责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和应急救援机制,完善市场投诉和安全生产保障机制。以及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谯城区文旅体局2023年度获奖情况一览表

获奖单位

获奖名称

获奖等次

惠风和畅书社

中宣部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示范项目

谯城区文化馆

安徽省文化馆评选为安徽公共文化云对接

先进单位

谯城区文化馆

安徽省少儿艺术普及

优秀单位

谯城区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评选的“江淮读书月”

优秀组织奖

亳州演艺有限公司

亳州第四届二夹弦戏曲艺术演唱大赛

个人表演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3个

亳州演艺有限公司

安徽省优秀地方戏曲(声腔)剧目展演活动

获得展演奖

亳州演艺有限公司

河南省第十四届红梅奖大赛

获个人表演二等奖

亳州演艺有限公司

亳州第四届二夹弦戏曲艺术演唱大赛

优秀奖2个

体育中心

第二届安徽省健身气功气舞+五禽戏大赛

个人组五个金牌三个铜牌、团体三等奖

体育中心

第十七届全国武术之乡比赛

13金13银10铜总分第四名

文化

基层文化站所工作卓有成效。乡镇综合文化站坚持每周二至周日错时对外开放,乡镇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共上传“安徽文化云”平台2035场次。“大地欢歌·醉美十河·春季村晚”和“大地欢歌·美好安徽”全国“夏季村晚”活动,其中夏季村晚演出在凤凰卫视直播,点击量超100万。“送戏进万村”完成全年演出任务243场,农村数字公益电影放映共放映3299场次,已完成全年放映任务的113%。完成了2023年城市阅读空间,覆盖了3个街道的10个社区,10个点的建设。区村级(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更新农家书屋图书数量。2023年补充农家书屋数量242个,采购图书总量16214册,采购报刊242份,总价值38.72万元。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谯城区文化馆2023年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总数在全省各县区中排名第二名。其中“惠风和畅春联进万家”活动被中宣部评为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公布于《人民日报》(2023年08月08日第07版)。利用自媒体、抖音、微信公众号和安徽省文化云平台在线上开展各色活动,并荣获“安徽公共文化云平台工作对接先进奖”。2023年,区文化馆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26场,服务群众12万多人。文化志愿服务共91场,服务群众27000多人。区图书馆发挥优势,多措并举推进阅读深入开展,赴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点亮心灯 传续希望”无障碍电影播放活动51余场,积极开展“向阳花开”送文化下乡、心理健康讲座等系列活动,与亳州晚报小记者活动中心联合,建成“亳州晚报小记者素质教育实验基地”,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同时除接入文化云等基础数字资源外,已经具备超星移动图书馆、超星瀑布流、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等数字资源。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区图书馆活动总量一直稳居全省县级图书馆第一名。

戏剧精品创作推陈出新。原创戏创作精彩纷呈演艺公司自主创作的淮北梆子戏《英雄母亲》获2023年度安徽省戏剧孵化计划入选项目;《神医华佗》《母爱如山》获2023年度国家级非遗项目资金扶持项目。对外交流展演推动文化互动。应邀前往山东省等2省6市进行共计演83场大型舞台传统剧目,观众累计达到10万人次。积极参加砀山县参加梨花节、五马桃花节、长三角非遗节等演出活动。承办中国亳州第四届二夹弦艺术节、药博会开幕试演出、曹操诗歌艺术节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梆子戏《铁弓缘》获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举办的“第十四届红梅奖大赛”个人表演二等奖。筹备成立曹魏文化研究会。2023年7月成立亳州市谯城区曹魏文化研究会,并举办了第二届曹操诗歌文化节。

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建设持续推进。完成2023年度申报市级第九批非遗项目,申报项目9项,批准6项;完成2023年度申报市级第四批非遗传承人工作,申报传承人17人;完成亳州冷家笙、绿能粉皮、亳州李记烧驴肉、亳州木雕等四个项目、5名传承人申报省级第七批省级传承人初审申报工作;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非遗展演活动,组织五禽戏、晰扬掌等非遗项目通过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组织展示展演活动。

旅游

推进乡村旅游创建工作,塑造旅游发展新格局。制定出台《谯城区文化旅游强市优选区建设三年实施规划(2023—2025年)》,进一步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在产业融合方面,积极探索新模式,发挥文融集团龙头作用。大力推进旅游创建工作,北关历史街区成功创成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十河镇大周村积极推荐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争取新建一批酒药、酒旅等新业态,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旅游新动能,推荐金不换申报AAAA级旅游景区,古井小镇会客厅申报AAA级旅游景区。华佗牡丹园成功申报为AAA级景区,积极申报安徽省最干净旅游乡村2个、AAA级景区1家、主题村3家、市级重点乡村旅游村10家,谋划乡村旅游风景廊道1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2条。谯城区古井镇药王村田园综合体入选安徽省旅游发展大会经典案例。润耕天下景区和药王村田园综合体入选2023年第二期全国“乡村四时好风光”精品乡村旅游路线。推进亳药花海大世界、十河润耕天下、古井药王村等田园综合体建设,谯城区古井镇药王村田园综合体入选安徽省旅游发展大会经典案例。亳州市谯城区北关历史街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谯城区成功申报第三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

策划指导文化旅游主题活动,焕发旅游业新活力。成功举办“十河养生小镇动漫嘉年华”、五马镇2023中国谯城第十一届五马桃花节、龙扬镇第九届梨花节、华佗镇2023中国谯城区第五届华佗牡丹节、牛集镇圈椅村“杏”福采摘节、沙土菊花节。配合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和谯城区政府举办“千年药都,醉美花海”2023亳州芍花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举办掼蛋比赛,非遗潮集市。制作了谯城区旅游宣传片“谯”首以待“城”心相约。

积极参旅游推介活动,擦亮谯城旅游品牌。分别到合肥参加“相约安徽,向春而行”全省旅游推介会、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到阜阳参加“阜阳城市圈暨豫皖七市文旅联盟成立大会”。参加“来泾县有泾喜”旅游推介会,和泾县区文旅局签订旅游合作交流框架协议,赴上海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参加“畅游长三角 养生在亳州”文化旅游推介会,加快了谯城旅游横向联系和进一步促进谯城旅游发展。

体育

[概况]2023年,谯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认真实施“快乐健身”暖民心行动,严格按照“城乡有统筹、健身有地方、运动有技能、活动有氛围”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赛事、强化健身指导、促进对外交流、营造社会氛围,让快乐健身融入群众生活,让群众看到成效、得到实惠、感到幸福。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成立了亳州市谯城区《安徽体育联播》报道联盟,报道联盟以全方位展示谯城群众健身风采,讲好群众快乐健身故事为己任,在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国体育报媒体上刊载100余次,其中,在省级以上媒体刊登体育类新闻稿件60余篇。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按照《安徽省居民住宅区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配建群众喜欢的健身设施,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益。完成城市住宅小区体育健身器材提档升级60个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的改造升级40个,加强了健身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养,基本实现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全覆盖。同时对公园等公共空间体育设施进行提档升级。临漳体育公园充实了健身路径、儿童娱乐设施等体育元素,完成了改建工作。加大对城市空闲地和新建小游园等资源的摸排,通过积极协调,因地制宜、“一处一策”新建东风公园、灵津渡小广场等5“社区体育公园”。完成健身步道 16公里,百姓健身房2个,学校“一场两门、早晚两开”改造2所。2023年9月25日顺利顺利迎接了省快乐健身暖民心行动第三方检查。

【群众体育】不断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供给,有效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身需求,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满足人人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举办一系列接地气亲民众的体育健身活动。举办2023年新年登高节、迎新春社区运动会、第二届社区趣味运动会汤陵站和薛阁站、亲子轮滑赛暨速滑队“亳耀之星”选拔赛,第八届校园五禽戏大赛,第三届小学生国际象棋锦标赛,和美乡村村BA篮球赛,参与全市纪念6.10题词71周年系列活动、8.8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展演、2023年“六球一舞”业余联赛选拔赛,2023年暖民心快乐健身亳州市传统体育展示活动等系列活动。每年健身项目培训超2万人次,参与赛事活动10万人次。

[竞技体育]区政府办公室、区体育中心和2名个人分别荣获2018-2021年度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称号。参加全市乒乓球首届球王争霸赛,获得多个球王称号。组队参加全市第三届职工气排球比赛,获得男子乙组第三名的成绩。组队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风采展示和纪念毛泽东题词71周年亳州主会场展演活动,参加第二届安徽省健身气功气舞+五禽戏(线上线下)大赛,获得个人组五个金牌三个铜牌、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组队参加第十七届全国武术之乡比赛,获得13金13银10铜总分第四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参加首届全国健身气功交流大赛,荣获校园五禽戏(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团体、个人第一名。

[青少年体育]2023年,成立“谯城区体育学校”(设在亳州市十一中),建立“体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全区有400米田径场31块、400米以下田径场247块,篮球场408块、足球场116块、排球场119块,体育馆19个,学生体质测试室242个,体育器材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学校279所。谯城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要求开足体育课时,开课率100%。制定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将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所有学校均开展“大课间”活动,全面落实“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活动计划。发展“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主要有夏侯小学传统乒乓球项目学校,亳州三中和亳州五中田径运动传统项目学校,丹华小学等学校发展学生趣味运动,市府小学等推广小学生跳绳运动,亳州八中、青云中心小学等学校普及围棋运动。开展校园足球比赛,组织校园足球球班级联赛40多次、校级联赛30余次,全区22所中小学获得“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称号。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有15%以上的学生达到优秀以上等级。

【谯城区广场舞大赛] 2023年10月25日,谯城区城市社区广场舞大赛在华佗广场举行。来自城市社区的13支代表队、180多名广场舞爱好者参赛。同年10月26日,谯城区第十一届农民广场舞大赛在华佗广场举行。全区各乡镇10支农民广场舞团队、130多名广场舞爱好者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