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商务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区商务局 > 推进情况
索引号: 11341602485896123C/202311-00028 组配分类: 推进情况
发布机构: 谯城区商务局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名称: 谯城区县域商业建设工作总结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1-20 发布日期: 2023-11-20
索引号: 11341602485896123C/202311-00028
组配分类: 推进情况
发布机构: 谯城区商务局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名称: 谯城区县域商业建设工作总结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1-20
发布日期: 2023-11-20
谯城区县域商业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11-20 10:41 信息来源:谯城区商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建设情况

谯城区地处亳州市主城区,城区商业建设较为完善。目前,在亳州市整体规划的框架下,以市场为主体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规模。在商业建设中,区级政府在城区普惠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谯城区地处亳州市主城区,城区商业建设较为完善。目前,在亳州市整体规划的框架下,以市场为主体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规模。在商业建设中,区级政府在城区普惠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当前谯城区已建设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圈有:魏武广场、建安文化广场、谯城万达广场、新东方、亳州百大等5个。这几处商业圈均符合增强型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加之位于亳州市主城区范围,因此谯城区商业建设相对较为完备。目前,谯城区已建成运营增强型及以上县域综合商贸服务中心5个,分别为:谯城万达广场,位于谯城区人民路与汤王大道交叉口,经营面积119800㎡,具备提升型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功能特点。建安文化广场,位于谯城区药都路与荷叶路交叉口,经营面积114000㎡,具备提升型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功能特点。金桥购物中心,位于谯城区魏武大道与光明路交叉口东侧,经营面积21000㎡,具备提升型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功能特点。新天地购物中心,位于谯城区魏武广场西侧,经营面积40000㎡,具备增强型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功能特点。华佗广场,位于新华南路与州后街交口北侧,经营面积30000㎡,具备增强型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功能特点。

建设有乡镇商贸中心21个,具备增强型特点的有19个,分别为华佗镇商贸中心、芦庙镇商贸中心、颜集镇商贸中心、五马镇商贸中心、张店乡商贸中心、谯东镇商贸中心、观堂镇商贸中心、沙土镇商贸中心、大杨镇商贸中心、城父镇商贸中心、立德镇商贸中心、龙扬镇商贸中心、赵桥乡商贸中心、淝河镇商贸中心、双沟镇商贸中心、十河镇商贸中心、十八里镇商贸中心、牛集镇商贸中心、魏岗镇商贸中心。具备提升型特点的有古井镇商贸中心、古城镇商贸中心。

目前全区行政村235个,村级商业网点已实现100%全覆盖。

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个,位于谯城区庄周路西侧亿都商城西。占地面积 11000余平米,是申通快递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设有3条自动分拣线,日处理单件16万件左右。办公场地800平方,员工282人,具有8处分支机构。2022年进港件约1300万件,2022年出港件约5250万件。包括国内快递,普通货物物流,仓储服务,物流派送,装卸服务,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批发零售。

物流资源整合方面,在县域内具备条件的乡镇、村52%以上的物流快递实现统一分拣、配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农村电子商务方面,本县域有235个行政村,农村电商服务覆盖235个行政村,覆盖率100%。农产品流通方面,在农产品集中的产地建立集初加工、冷藏保鲜仓储、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当前谯城区已建设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圈有:魏武广场、建安文化广场、谯城万达广场、新东方、亳州百大等5个。这几处商业圈均符合增强型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加之位于亳州市主城区范围,因此谯城区商业建设相对较为完备。

在市场主导的作用下,乡镇、集市已形成规模较大的商贸中心,除较为偏远的乡镇外,已具备增强型商贸中心特点。便民商店的建设方面,已自主形成较为便利的网店覆盖,能实现村村覆盖,人数较大的自然村实现组组覆盖。在农产品流通方面,本地农产品规模相对较小,产品较为分散,乡镇尚未形成基本的农贸中心。农村电子商务和末端物流方面,当前邮政已实现村村覆盖,现有农村电商网点197个,其中综合服务点70个。其他快递物流业务已能覆盖乡镇、集市层面,尚未延伸至村级。

在本地商贸流通企业培育方面,当前在零售、批发行业主要孵化培育对象以城区企业为主,由于农产品集散、零售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在政策条件方面有所限制。乡镇、集市以个体自主收购为主,本地特色农产品主要以异地销售为主,未形成具有产品竞争力的品牌。

二、存在问题

1、农产品市场尚未形成高效流通方式。本地农产品销售主要集中于蔬菜批发市场,部分农产品货运分销至异地。产地缺少重点龙头企业整合资源,产品竞争力有待提高,致使产品难以在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

2、乡镇商贸中心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当前乡镇商贸中心是市场发挥主导作用而形成,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建设标准参差不齐,缺少相应的合理规划,不能很好的满足乡镇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

3、网点布局、双向物流有待系统建设。现有网点布局有一定局限性,仅根据商户房屋地点建设,未能有效覆盖周边居民。双向物流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在城镇、镇村之间尚不能畅通配送。   

三、下一步打算

1、合理布局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培育农产品流通行业龙头企业。当前农产品以散户流通为主,物流运输成本较高,当地农民对农产品价格没有主导权,导致积极性不高,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因此,合理布局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可以有效发挥产地优势,形成当地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培育或支持有实力的农资流通企业深耕乡村基层市场,让乡村资源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共享化。

2、加大政策扶持,建设通畅的双向物流渠道。当前物流水平是制约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的影响因素之一。依靠原有的渠道存在城市的优质产品难以下乡、或下乡后价格上涨,农村的产品只能在本地销售、或进城后运输成本增加的局面。因此,通过激励政策扶持一批能把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相融合的企业,是补齐末端物流的重要建设内容。

 

                                 2023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