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薛阁办事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薛阁办事处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416020031660813/202309-00081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谯城区薛阁办事处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公民
名称: 【转载上级】2023年统计专报第7期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9-26 发布日期: 2023-09-26
索引号: 113416020031660813/202309-00081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谯城区薛阁办事处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公民
名称: 【转载上级】2023年统计专报第7期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9-26
发布日期: 2023-09-26
【转载上级】2023年统计专报第7期
发布时间:2023-09-26 11:19 信息来源:谯城区薛阁办事处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1-7月全区经济运行简析

 

1-7月份,在市核定反馈的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暂未反馈),增速位居三县一区前两位次的有7项,第3位的有5项,第4位的有3项。

一、总体情况

1.工业增速降幅度收窄。1-7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位居三县一区第4位,降幅较1-6月份收窄4.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位居三县一区第3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4%,位居三县一区第2位。(其中,1、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完成18.2亿元,同比增长1.9%;2、酒类制造业产值完成2.1亿元,同比下降13.0%;3、医药制造业产值完成114.4亿元,同比增长9.8%;4、花茶类产值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56.5%;5、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完成8.9亿元,同比增长15.4%;6、新型建材制造业产值完成10.3亿元,同比下降7.4%。

2.投资规模持续扩大。1-7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1%,高出全市11.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三县一区第1位。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1%,高出全市3.1个百分点,位居第1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8.2%,位居第3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6.5%,位居第3位;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1.1%,高出全市23.2个百分点,位居第2位;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53.5%,高出全市23.2个百分点,位居第2位;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同比下降23.1%,位居第3位。

3.市场消费保持增长。1-7月份,全区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增速位居第2位。

4.财政收入稳定增长。1-7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亿元,总量位居第1位,同比增长3.4%,增速位居第3位。             

5.金融信贷增速放缓。7月底,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52.1亿元,总量位居第1位,同比增长7.9%,增速位居第4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673.2亿元,总量位居第1位,同比增长11.9%,增速位居第4位。

二、存在问题

1.工业累计增速差距仍存。1-7月份,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市12.8个百分点,居三县一区第4位,分别低于利辛、蒙城、涡阳25.5、19.1、12.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市11.6个百分点,居三县一区第3位,分别低于蒙城、涡阳103.4、11.0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低于全市11.8个百分点,居三县一区第2位,低于第一位次的利辛5.8个百分点。

2.个别投资指标位次不佳。1-7月份,全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6.3%,低于全市9.6个百分点,位居第3位;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同比下降23.1%,低于全市56.5个百分点,位居第3位。

3.超半数指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7月份,反馈15项指标中有8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三、下步打算

(一)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指标的跟踪、监测、预警、分析,及时掌握发展中遇见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适应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新要求、新态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要求,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全面了解指标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准确把握全区经济发展趋势,认真做好分析研判,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二)紧盯关键领域。一是紧盯项目招引,要加强优质项目招引,紧抓项目落地,打通各个环节的难点、堵点,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成、投产。二是做好“四上”单位培育。要加大对“准四上”单位的培育和筛查力度,加强对新增企业的统计入库指导,不断壮大“四上”单位数量,为全区经济做大总量、提升增速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激发消费潜能。促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区相关消费的促进政策,抢抓消费热点,形成常态化、特色化、品牌化消费促进机制,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动消费进一步升级。加大对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扶持力度,在税收等扶持政策上为企业提供便利以及优惠,加快供给端结构调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三)夯实统计根基。建立完善企业台账,规范统计报送行为,有效防范瞒报漏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用客观真实的数据服务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需求,反映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