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区直单位岗位责任目标业务工作项考核指标
(区直政府部门 总分150分)
|
单位
名称
|
序
号
|
考核指标
|
序时进度
|
目前进展
|
责任
局室
|
分
值
|
|
谯城经开区
|
1
|
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新增工业用地按照“标准地”供应比例不低于20%。计划出让“标准地”不低于400亩。
|
上半年持续推进签约项目供地工作,完成标准地出让200亩以上,全年完成标准地出让400亩以上。具体以落地招商项目数为准。
|
截至目前,共出让“标准地”5宗553.298亩(亳州市星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53.362亩、安徽沃药药业有限公司59.063亩、经开投智慧产业园230亩、药投中医药综合产业园区项目162.474亩、协和成中成药及配方颗粒生产项目48.399亩。
|
规划建设局
|
15
|
|
谯城经开区
|
2
|
收储、盘活低效闲置用地200亩。
|
上半年完成收储、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00亩以上,下半年完成收储、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00亩以上。
|
2023年年处置低效闲置土地229.1亩,广和药业17.5亩,永刚药业51.2亩,国一堂42.04亩,鼎基鞋服30亩,兴和药业40.561亩,浙皖药业47.76亩。
|
规划建设局
|
7
|
|
谯城经开区
|
3
|
做好建筑工地场所扬尘治理工作。
|
每周开展建筑工地场所扬尘治理巡查不少于1次。
|
每周开展工地扬尘治理巡查,针对不符合6个百分百要求的项目,要求及时整改。
|
规划建设局
|
10
|
|
谯城经开区
|
4
|
持续深化“标准地+容缺审批+承诺制”,推动更多项目“拿地即开工”。
|
全年常态化开展标准地出让工作,持续深化“标准地+容缺审批+承诺制”,服务签约项目拿地即开工。
|
截至目前,已为亳州市星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等2个项目,按照“拿地即开工”审批机制发放规划、施工等许可证,为鑫钻大颗粒钻石生产项目等11个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发放施工许可证,减少项目审批时间,助力企业早建设、快投产、速达效。
|
规划建设局
|
10
|
|
谯城经开区
|
5
|
推进4公里热力管网建设,实现园区集中供热基本全覆盖。
|
3月底完工,4-5月份试运行,6月份正式运行通气,实现建成区集中供热基本全覆盖。
|
4月份竣工验收试运行,目前已经具备通气条件,实现建成区集中供热基本全覆盖。
|
企业服务中心
|
15
|
|
谯城经开区
|
6
|
全面推行亩均效益评价,盘活长白山制药产业园二期、福派园食品产业园、佳恩特电子二期等项目低效闲置用地。
|
经开区牵头招商服务中心、自规局、魏武国控等单位,完成盘活长白山制药二期、佳恩特二期、福派园食品产业园等项目,按程序开展低效用地评估,稳妥推进闲置低效用地处置。
|
长白山已完成土地分割手续,目前1号地块8栋建筑办理不动产证,正在依次解压地块,待解押完成后推动长白山谯城经开区地块收储工作。派园食品产业园3.4.5地块计划引进蜡笔小新项目,目前正在考察阶段。佳恩特二期正在进行法拍程序。
|
规划建设局
|
5
|
|
谯城经开区
|
7
|
坚持把园区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综合实力。
|
稳存量、扩增量、补短板,2023年底目标实现经营(销售)收入5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
|
2023年1-6月份实现经营收入266.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7.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49亿元。
|
产业发展局
|
5
|
|
谯城经开区
|
8
|
加快“一区六园”规划设计成果转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
1.统一规划发展、统一产业布局、统一项目建设、统一招商政策、统一运营管理,实现相对集中和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六大产业区和各区产业相互融合贯通的产业体系,推动“一区六园”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2.全年常态化跟踪服务,梳理国土空间规划范围内可用地块,结合国土空间规谋划、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招商项目落地,对六园规模企业加强帮扶建设,使其做大做强形成新的增长极。
|
“一区六园”11个基础设施项目由平台公司魏武国控纳入融资项目。2023年推进经开区协和成中成药及配方颗粒生产项目、星原新材料项目、沃药中成药生产项目、安徽益晟堂并购再投资项目落地,帮办古井镇丰硕花茶配套包装项目、东利白酒配套包装项目,十河镇煜欣新型水性聚氨酯项目落地建设;已完成古井镇安徽古奇酒业有限公司威士忌生产车间建设项目落地。协助六园工业功能区企业做好项目的备案指导工作,帮助魏岗镇4家企业在经开区签约落地。
|
规划建设局、企业服务中心、产业发展局
|
7
|
|
谯城经开区
|
9
|
谯城经开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510亿元、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增长7.5%。
|
1.上半年实现经营(销售)收入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
2.全年实现经营(销售)收入5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
|
2023年1-6月份实现经营收入266.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7.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49亿元。
|
产业发展局
|
5
|
|
谯城经开区
|
10
|
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争先进位,全力创建国家级开发区。
|
1.对标对表,聚焦问题补短板。
2.上半年预评估争取位次前移,力争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前进5个位次,全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
一是对照升级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每月开展经济指标的调度工作;二是召开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了解并解决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辖区内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积极开展特色产业园区的申报工作,目前已完成材料报送、评审答辩、现场考核等工作,正在等待最终结果。
|
产业发展局
|
5
|
|
谯城经开区
|
11
|
协调推动龙慧康中药、北京同仁堂等10家企业入规,推动南京同仁堂、东盛友邦项目落地投产
|
1.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适时推动10家企业入规。
2.南京同仁堂:1-6月份完成签约、7-12月份推动落地开工。
3.东盛友邦:推动年底试产。
|
目前成功协助8家企业入规纳统。分别为:安徽牡丹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亳州市尚佳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安徽万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芍新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安徽省盛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亳州市庆丰余堂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东方之鼎工业用品有限公司、安徽锂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同仁堂投资意向动摇,暂未签订协议,东盛友邦目前正常施工中部分单体主体封顶。
|
产业发展局、规划建设局
|
5
|
|
谯城经开区
|
12
|
强化谯城经开区与长三角发达城市园区共建合作,推进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
|
1.上半年与长三角发达城市园区洽谈合作事宜,下半年完成签约合作共建。
2.围绕联滔电子,前往长三角地区招引一批上下游产业链企业。
3.积极申报长三角(昆山)电子科技产业转移示范区。
|
拟于7月中旬同浙江省嘉兴市秀洲高新区签订框架协议;正在与上海奉贤区青村镇对接,已达成合作意向,拟于近日将赴上海奉贤区青村镇商讨合作共建事宜。
|
产业发展局
|
5
|
|
谯城经开区
|
13
|
谋划现代中药产业项目10个以上,完成药品技术转让、委托加工受理协议品种6个以上
|
配合区商务局力争全年完成谋划现代中药产业项目10个以上,完成药品技术转让、委托加工受理协议品种6个以上。
|
积极配合区药发中心,做好项目的谋划和品种转移等工作。上半年已谋划药业产业项目9个,新获新药注册批件3个(国药准字H20233693、国药准字H20233694、国药准字H20233710)
|
产业发展局
|
5
|
|
谯城经开区
|
14
|
力争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以上企业5家,中医药制造总产值超200亿元。
|
配合区商务局(区药发中心)力争年底实现园区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以上企业5家,中医药制造总产值超200亿元。
|
积极配合区药发中心,做好辖区内企业的培育壮大工作。全区1-5月份已实现产值84.8亿元,上半年预计实现产值100亿元。
|
产业发展局
|
5
|
|
谯城经开区
|
15
|
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亩均税收、科研投资强度分别达到15万元/亩、2.8%
|
配合区经信局力争年底实现亩均税收、科研投资强度分别达到15万元/亩、2.8%。
|
积极配合区经信局,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一是积极开展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目前2022年亩均效益评价结果已公布;二是结合企业走访做好亩均效益的宣传工作;三是与“六福盈门”相结合,做好政策兑现的初审工作
|
产业发展局
|
4
|
|
谯城经开区
|
16
|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
|
全年实现公务车辆费用及公务接待费用支出不突破标准。
|
公务车辆费用全年计划40000元,使用4836.23元;公务接待85000元,使用15391元。
|
财政金融局
|
5
|
|
谯城经开区
|
17
|
支持企业上市挂牌,重点推动济人药业上市。建立谯城经开区上市培育库,遴选不少于2家有上市意愿的优质企业入库,实施动态培育。
|
做好企业上市挂牌宣传培训工作,及时跟进济人药业上市。
|
因注册制改革,济人药业于2023年3月份完成从证监会向上交所的申报材料平移,上交所已于5月份对济人药业上报材料第一次审核问询,目前已对问询内容进行回复,等待上交所审核。6月21日,联合市金融局在谯城经开区举办全市资本市场业务知识培训,我区25家企业参加培训。建立上市培育库遴选安徽济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东方新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入库培育。
|
财政金融局
|
10
|
|
谯城经开区
|
18
|
全面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政策,加强政银担合作对接,全年召开银企对接会不少于10次,推动100家以上企业和银行对接,用足用好各类金融产品,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
1.上半年召开不少于5次,推动50家以上企业和银行对接。
2.全年召开不少于10次,推动100家以上企业和银行对接。
|
加强政银企合作,上半年召开5次银企对接会,分别是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对接会、科技型企业对接会、现代化中药孵化器产业园银企对接会、花茶企业银企对接会、德昌药业专项银企对接,共推动80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上半年共推荐园区贷白名单企业6家,实现融资2200万元。
|
财政金融局
|
10
|
|
谯城经开区
|
19
|
发挥拓展谯城(江南大学)离岸健康科技研发中心等平台作用,谋划共建中科谯城智慧农业研究院,推动安中医在谯城建设中药产业科技园,支持谯城经开区申报省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推动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
|
1.积极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平台,上半年开展产学研合作2次,下半年开展产学研合作2次。
2.发挥拓展谯城(江南大学)离岸健康科技研发中心等平台作用,上半年在经开区成立江南大学(谯城)健康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3.依托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吸纳大院大所高水平科技成果,为更好承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下半年积极申报省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推动亳州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
|
1.开展产学研合作2次。2月10日,谯城经开区在青年创客空间成功举办2023年首场生物医药(中西药)专场成果路演会,吸引了谯城区中医药制造、配方颗粒、白酒酿造等企业代表20余人参加。4月15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来谯城考察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共同开启“党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谯城经开区15家中药企业代表在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座谈。
2.成立江南大学(谯城)健康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3月3日,江南大学(谯城)健康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在谯城经开区管委会揭牌,并于3月4日成功召开江南大学成果推介会,谯城经开区共30家中药花茶类企业参会。
3.(1)组织企业参加合肥科交会。组织企业到科大生物“谯城(合肥)离岸科技孵化中心”参观提取、检测等车间,并召开座谈会。经洽谈,九洲方圆制药与科大生物达成合作意向,将委托科大生物对其部分产品进行检测检验。(2)江南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专家教授到参力健康、芳香苑等7家企业逐一深入调研,实地查看生产车间并开展座谈交流,其中广印堂等4家企业与江南大学就药食同源研究与开发、药渣综合利用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
人才科创局
|
5
|
|
谯城经开区
|
20
|
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
1.每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2.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档案并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或管委会班子成员按时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
对辖区内企业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检查,检查企业106家,发现安全隐患355条。建立97家企业安全生产台账,管委会主任刘虎每月检查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
|
社会事务局
|
10
|
|
谯城经开区
|
21
|
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开发区授权赋能。
|
上半年完成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下半年完成机构改革
|
经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印发了《安徽亳州谯城经开区赋权清单目录》2023本,清单共61项。
|
党政办公室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