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简析
一、总体情况
上半年,在市核定反馈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区有8项指标增速位居三县一区前两位,4项指标增速位居第一位。具体情况如下:
1、经济运行稳中放缓。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61.5亿元,同比增长1.1%。GDP总量在三县一区位居第1位,增速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亿元,同比增长3.8%,总量第1、增速第2;第二产业增加值95.1亿元,同比增长-5.4%,总量第1、增速第4;第三产业增加值135.1亿元,同比增长5.0%,总量第2、增速第1。
2、“三二一”结构稳固。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0:36.4:5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减少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明显提高,我区“三二一”的经济结构更加稳固。
3.投资需求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3%,高出全市10.4个百分点,位居三县一区第3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4%,高出全市14.8个百分点,位居第3;工业投资增长-3.1%,高出全市7.9个百分点,位居第2,较上月提升一个位次;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8%,位居第3;重点布局的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126.0%,位居第3;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80.8%,位居第3。上半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8亿元,同比增长11.7%,位居第2。
4.消费市场有所回升。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5.4亿元,总量位居三县一区第1位,同比增长-2.2%,增速位居三县一区第3位。
5.财政收入领先全市。1-6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8.0%,总量、增速均居三县一区第1位。
6、创新成果稳步提升。1-6月份,我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件,同比增长30.4%,增速位居第3。
7、进出口较快增长。截至5月底,我区进出口总额达到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总量、增速均居三县一区第1位。
8、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区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754元和11341元,城镇收入同比增长5.5%,位居三县一区第3位,农村收入同比增长5.5%,位居三县一区第1位。
二、存在问题
1、工业生产回落明显。上半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9%,位居三县一区第4位。(其中,1、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完成14.7亿元,同比下降7.9%;2、酒类制造业产值完成2.2亿元,同比下降19.3%;3、医药制造业产值完成94.6亿元,同比下降14.0%;4、花茶类产值完成1.1亿元,同比下降29.7%;5、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完成6.4亿元,同比下降12.7%;6、新型建材制造业产值完成8.3亿元,同比下降40.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下降6.6%,位居三县一区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8%,位居三县一区第2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4%,位居三县一区第4位。
2、部分投资指标增速落后。上半年,部分投资指标增速位次不佳。其中,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4.4%,位居第4;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下降18.7%,位居第4。
3、存贷款增速位居末位。6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72.8亿元,总量位居三县一区第1位,同比增长9.8%,落后全市(增长14.4%)4.6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三县一区第4位;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82.7亿元,总量位居三县一区第1位,同比增长13.3%,落后全市(增长15.1%)1.8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三县一区第4位。
4、多项指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上半年,定案24项指标中有12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民间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三、工作建议
一是强化监测,不断加强分析预警。围绕稳增长目标,全面监测全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针对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预警,提出可行的建议及措施,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稳步增长,重点区域平稳运行。
二要精准施策,稳住工业发展基本盘。扎实推进产值下滑企业复产增产。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对生产下滑企业,深刻剖析原因,找准症结,制定一企一策,推出针对性强的措施,持续增效力激活力添动力,让措施精准发挥效应,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助力企业复产增产。
三要苦干实干,全力冲刺全年任务。多部门共同发力,探索建立发改、经信、科技、商业等有关经济部门协调联动的高效工作机制,分析在前、部署在前、研判在前,统筹分析、科学谋划,紧盯目标、苦干实干 ,以“坐不住”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抓重点、破难点,干出追赶超越加速度,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