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谯城区政府(办公室)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602003166647K/202508-00008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谯城区教育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08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8-04 发布日期: 2025-08-04
索引号: 11341602003166647K/202508-00008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谯城区教育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08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8-04
发布日期: 2025-08-04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08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04 09:03 信息来源:谯城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盛亚伟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改善谯城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充,我区基础教育质量取得长足进步,农村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均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人民教育满意度逐年增加。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基础教育质量,区两办印发《亳州市谯城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工作实施方案》,通过聚焦教研推动、落实“五育”并举、提升管理水平等多种工作举措,促进教育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一、 主要做法

(一)改善办学条件。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根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夯实基础,聚焦重点;整体规划,分类推进”的原则,补缺补差,补齐短板,把优质均衡发展评估的具体任务落到实处,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

(二)加快乡村“两类”学校建设。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通知》精神,区教育局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布局,加大乡村小规模学校整合力度,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尽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因地制宜、摸清底数、一校一案,持续加快小规模学校的布局调整。科学统筹布局规划、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着力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好学校”,保障农村学生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三)推进联盟(集团)办学。为切实加强学校联盟建设和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发挥优质学校的优势及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快速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效应和叠加效应,破解教育热点问题,完善以强带弱、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开展联盟(集团)办学,进一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充分激发办学活力,积极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教育交流合作,深化区域学校合作办学,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组织“药都最美教师”“最美职教人”评选。落实《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全区教师编制统筹、岗位统核、交流轮岗等工作机制。加强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完善高层次人才补充新机制,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和名校长培养工程。受编制制约自2022年以来未再面向社会招聘教师。

(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把政治培训、师德师风培训作为全区教师培训(全员培训、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等)的重点内容,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切实增强职业教师队伍的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认真实施教师“国培”“省培”“市培”“区培”项目计划,培训计划向乡村教师倾斜。

注重教师校本培训,以研兴“教”。坚持“备、教、学、研”一体化教研模式,聚焦课堂教学重点环节、突出问题,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主题教研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对提升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推动作用,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向45分钟要效益。落实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校内提质减负30条措施和市课后服务“321”工作法,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举措,成立9个教研片区,围绕片区教研开展了优质课评比、优秀课展示、送教下乡、教学研讨会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教学视导。

(六)保障乡村教师待遇。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及特殊津贴补贴相关政策,建立中小学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增长长效联动机制,落实《亳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和乡村教师补贴政策,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和午餐补助,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定期开展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和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并向农村地区倾斜。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根据你们的建议,我们将优化办学格局,扩充公办资源,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校际间差距,深化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完善联盟(集团)办学模式,加强教育装备,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弹性上下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完善育人机制,建立质量评价制度,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决城乡学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谯城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继续关注我区教育工作,积极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亳州市谯城区教育局  

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