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降低降雨对秋收的不利影响,大杨镇迅速部署、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全力为秋收工作保驾护航。
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落实。按照谯城区秋冬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动员视频会议的统一安排部署,该镇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召开秋冬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部署会。构建“主要领导统筹、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协同联动、村组具体落实”的工作体系。压实镇班子成员包村责任,发挥网格化优势,要求镇村干部下沉到村、摸清秋粮底数,最大限度降低阴雨天气对秋收的影响。经过摸排,全镇2025年种植秋粮作物9.5万亩,其中玉米种植5.2万亩,大豆种植4.3万亩。
启动应急响应,迅速组织排涝。9月份以来,该镇出现连续阴雨天气,该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农业应急响应机制,安排各村迅速对辖区内农田隐患点开展全面摸排,积极调配抽水设备,组建排涝队伍,对低洼地带积水农田开展集中排水作业,最大限度减少雨水对不同作物的霉变发芽和倒伏损失。与此同时,组织各村对堵塞、排水不畅的田间沟渠进行彻底疏通清理,保障排水系统畅通,从源头减少积水隐患,为秋收秋种顺利推进筑牢“防水线”。截至目前,全镇14个村共调配挖掘机56台,抽水设备32台,疏通沟渠50条、14200米。
抢抓晴好天气 ,适时组织抢收。雨季秋收的核心是分作物抢收、分类快处理,该镇党委、政府紧抓降雨停歇后的晴好天气窗口,第一时间动员农户、协调农机,按照“成熟一块、抢收一块”的原则,优先保障低洼地块、倒伏作物的抢收作业,采取手掰、履带式收割、轮式收割三种模式优先抢收玉米、大豆等成熟后遇雨易发芽的籽粒作物。同时,积极协调辖区内10多家粮食收购企业,根据秋粮作物水分高低给予不同价格,确保农户秋粮收获后可以直接到市场出售,截至目前,已完成玉米收割3.85万亩、大豆收割3万亩,收割占比72%。
烘晒协调并行,保障粮食归仓。该镇党委、政府提前谋划,高效组织各村腾挪出党群服务中心大院、文化广场、闲置厂房、偏僻村道等公共场地及各类闲置空地,优先满足农户晾晒需求。同时加强与本地三家粮食烘干企业谯城区农事服务中心、大杨镇聂桥村聂红伟专业合作社、大杨镇大杨村鸿顺家庭农场的沟通协调,引导其满负荷运转,形成“晾晒+烘干”双保险,有效应对阴雨天气挑战,努力降低粮食霉变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切实守护好群众的劳动成果。截至目前,已提供公共晒粮场地50余处,准备应急烘干设备10余组,每天可以烘干湿粒800吨以上。
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优化农机调度和人力配置,同步推进秸秆还田、秋播物资准备等后续工作,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张瑞勇 张怀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