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乡村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挑战,十八里镇勇于探索、积极创新,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村级矛盾纠纷化解新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维护社会的稳定。
党建引领确保矛盾化解“有人问”。该镇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定盘星”。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挂帅,党支部委员分工明确、协同作战,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主动倾听民声、排查隐患。党员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调解,以自身言行感召群众。“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多元调解确保矛盾化解“在基层”。为提升化解质效,创新打造“村民调解会”,邀请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担任评议员,依托其在群众中的威望和亲和力,巧妙化解邻里、家庭等常见纠纷。同时,积极引入专业力量,与镇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为复杂疑难矛盾提供精准的法律支撑和政策指导。在处理涉及重大利益或复杂矛盾时,则组织村民代表、专业人士共同商议,群策群力寻求最优解。
网格管理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该镇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矛盾化解,将全镇科学划分为若干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网格员如同村庄的“神经末梢”,常态化走访巡查,对网格内家庭情况、人员动态、潜在矛盾隐患了然于胸,确保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同时,建立高效的“网格员矛盾纠纷信息群”,实现信息即时上报。村党支部提前介入、迅速研判、精准调度资源,组织力量快速响应处置。今年以来,网格管理机制高效运转,成功排查矛盾纠纷54起,化解46起,成为维护村庄和谐稳定的“前哨站”。
法治宣传确保矛盾化解“法治化”。该镇深知“治未病”的重要性,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源头预防的关键。该镇司法所和综治办通过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重点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村民微信群等多元平台,持续推送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引导村民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此外,大力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精心选拔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热情、懂法律的村民骨干。这些“法律明白人”活跃在田间地头,既是普法宣传员,又是矛盾调解的主力军,有效带动全村法治素养的整体提升。
完善机制确保矛盾化解“一遍净”。为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行稳致远,着力构建长效化制度体系。一是建立精细台账,落实责任人,实行闭环管理。对每起纠纷的来龙去脉、调解过程、处理结果详实记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可追溯”。二是落实回访制度,对已调解成功的案件定期回访,跟踪当事人满意度,防止矛盾“死灰复燃”。
该镇将继续深化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持续优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努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更加坚实稳固的和谐之基。(陈光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