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过期食品原料,没收违法所得,罚款2000元……”近日,谯城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突击检查时,发现某汉堡餐饮店使用超过保质期期限的饮料浓浆等原料加工制作奶茶、果汁并销售,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当场对其作出处罚。
食品安全大于天。今年以来,谯城区纪委监委聚焦群众身边具体实事,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督促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扎实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保障群众食品安全。
区纪委监委通过列席会议、发函督办、座谈交流等形式,督促市场监管部门研究制定《谯城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围绕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三大整治重点,制定实施十项举措,重点整治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严查虚假宣传疾病预防治疗功效等违规行为。
专项整治以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加大对集镇大型商超、批发市场、食品批发商、冷库、农村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乡镇中小学附近小卖部等食品经营单位的检查力度,针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问题台账,逐一整改销号。截至目前,已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79家次、食品经营企业1955家次,发现问题477条,推动整改385条。
此外,区市场监管部门还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积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向辖区生产经营企业发放温馨提示单1200余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压紧压实属地属事部门责任,推动集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谯城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