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跑到教育局,现在家门口附近的政务中心就能办理助学贷款,还有专人指导填写材料。”刚办完贷款的准大学生对新服务模式赞不绝口。
近日,谯城区在政务服务中心增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专门窗口,成为全市三县一区中首个将该业务纳入政务服务体系的县区。这一创新举措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强化硬件支撑,为谯城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起便捷高效的就学保障通道。
为方便困难学子办理助学贷款,区政务服务中心与区教育局协同发力,迅速完成窗口布局调整及叫号系统升级,新增专用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并配备专职人员提供免费材料复印服务,确保贷款业务“即来即办”。据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服务覆盖范围广泛,涵盖谯城籍全日制普通高校新生(含预科生)、在读本专科生、研究生(含硕博)及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等多个群体。
针对不同办理场景,窗口明确材料清单:首次贷款学生需与共同借款人携带双方身份证、录取通知书(或学信网学籍验证报告)到场办理;学历提升的续贷学生凭录取通知书、本人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即可办理变更手续。在额度设置上,本专科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预科生)年度最高可贷20000元,研究生最高25000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还款政策持续优化:2025年及以前毕业的贷款学生年内利息全免;年内到期应还本金可申请延期1年偿还,且延期期间不计罚息复利。助学贷款最长期限为学制+15年(不超过22年),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还款压力。
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窗口设立为起点,持续完善助学服务机制,让政策红利直达困难学子。目前,该窗口已成为全市生源地助学贷款服务模式创新的“谯城样板”。(王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