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  无障碍  |  长者版  |  登录  |  注册

返回首页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专题首页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内容详情
索引号: 11341600MB1718356K/202507-00040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发布机构: 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亳州市谯城区金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S252亳芜大道至梅百路智慧道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7-23 09:10 发布日期: 2025-07-23 10:38

关于《亳州市谯城区金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S252亳芜大道至梅百路智慧道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

发布时间:2025-07-23 10:38 来源: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 浏览:97 次
【字体大小:


 

 

谯环表〔2025〕17号

关于《亳州市谯城区金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S252亳芜大道至梅百路智慧道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

亳州市谯城区金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来的《亳州市谯城区金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S252亳芜大道至梅百路智慧道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收悉,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报告表》结论。

项目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境内,路线自北向南,起于亳芜大道与魏武大道交叉口,经小赵庄北向东侧优化路线线形后,继续沿老路向南经小赵庄、漳河集、赵桥乡,终点位于赵桥乡芦曹路与梅百路交叉口,路线全长约5.74km。涉及到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交通安全、绿化及照明等,路线全线采用二级公路建设标准,双向两车道,路基宽度13m,设计速度60km/h,其中K0+000-K0+300段路基宽25.5m,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共设中桥1座,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项目总投资3891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727万元

根据亳州市谯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备案表(项目代码:2404-341602-04-01-762284)、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谯城分局《关于S252亳芜大道至梅百路智慧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意见的函》等相关文件,在严格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我局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表》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下述要求进行建设。

二、你公司必须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措施和要求,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并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施工期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非经批准禁止夜间施工,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规定。运营期采取设置隔声窗、限速等隔声、降噪措施,加强噪声监测,确保声环境质量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等相关规定要求。

(二)施工期严格执行《安徽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皖政〔2024〕36号)、《亳州市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方案》(亳政办秘〔2024〕17号)等有关防治扬尘规定。严格落实施工场地封闭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冲洗、施工便道等出入口路面硬化、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防尘措施,明确污染防治责任主体,减轻施工扬尘污染。确保颗粒物满足《安徽省施工场地颗粒物排放标准》(DB34/4811-2024)表1中浓度限值要求。运营期加强道路路面、桥面、交通设施养护管理,加强边坡绿化等

(三)严格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施工现场生产废水经排水沟排入多级沉淀池,经沉淀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桥梁钻孔灌桩施工产生的泥浆在周边设置泥浆箱,泥浆经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洒水抑尘;项目部、施工营地采取租用附近民房形式进行办公和生活,生活污水依托民房现有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运营期加强道路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疏通清淤,确保排水畅通。

(四)施工期产生的渣土等建筑垃圾应集中收集、分类堆放,严密遮盖,需要运输、处理的,按照城管部门规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清运到指定场所;桥梁钻孔泥浆经泥浆箱沉淀,沉淀的钻渣和泥浆待干化后综合利用;废渣严禁进入沿线水体;施工机械废油单独收集,经危废暂存间暂存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运营期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路面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一般固废处理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确保各类固废得到合理处置,不产生二次污染

(五)项目建设和运营期严格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制定生态保护和恢复方案。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区边界,严禁超界占用和破坏沿线耕地;临时堆土场等选址应按照《报告表》相关要求布设,施工便道尽量利用周边道路,施工前对耕地等表土进行剥离,集中堆放保存,施工结束后及时用于绿化覆土及取弃土场复耕;加强水土保持与防护,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减少水土流失。运营期严格按照设计落实边坡防护绿化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美化道路景观。

(六)强化环境风险防控,严格落实《报告表》所列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满足环境风险管理要求,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加强桥梁防撞等级,设置禁止超车和警示标志,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七)积极做好公众参与工作,认真听取和吸纳社会各界对建设和营运过程中的反馈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诉求。

三、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建成后,组织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手续完善后方可正式运营。

四、本批复下达后,如项目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依法重新报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本批复下达之日起,如超过五年方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报我局重新审核。

五、项目须在完善用地、规划、消防、安全等相关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项目完工后,项目配套的大临工程须及时拆除,并恢复原貌。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请亳州市谯城区交通运输局监管该项目按要求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亳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谯城大队做好该项目“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

 

 

                     亳州市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

                              2025723

 

 

 

 

 

 

 

 

 

 

 

 抄送:亳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谯城大队 谯城区交通运输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